研幹大學習 | 我院研究生會組織參觀“珞黌流風—武漢大學130周年校慶全國藝術名家邀請展”-世界杯直播网
研究生學生活動

研幹大學習 | 我院研究生會組織參觀“珞黌流風—武漢大學130周年校慶全國藝術名家邀請展”

時間:2023-03-31  點擊:

“江城有山,珞珈獨秀,山上有黌,武漢大學”。源自於(yu) 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已經走過130載。130年春秋,變的是珞珈之風貌,不變的是珞珈之風骨。本次研幹大學習(xi) ,政管院研究生會(hui) 成員走進萬(wan) 林藝術博物館,參觀“珞黌流風—武漢大學130周年校慶全國藝術名家邀請展”,這些由全國知名藝術家圍繞武漢大學發展曆史和校園風景進行主題創作的作品,濃縮了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武大校訓,展現了老一輩武大人的才情壯誌,為(wei) 民族獨立、國家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

(政管院研究生會(hui) 成員參觀“珞黌流風—武漢大學130周年校慶全國藝術名家邀請展”)


學習(xi) 感悟

本次研幹大學習(xi) ,我與(yu) 文體(ti) 部成員一同前往萬(wan) 林藝術博物館參觀“珞黌流風—武漢大學130周年校慶全國藝術名家邀請展”,本次展覽邀請到中國國家畫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單位30餘(yu) 名藝術家聯袂創作,包含中國畫、油畫、版畫等形式多樣的藝術作品被展出。

通過本次展覽,我通過不同藝術形式回望武大130周年來不同的曆史瞬間,感受了不同風格的最美武大風景,既能感受到不同時期、不同季節櫻花大道、老圖書(shu) 館、行政樓等景色,體(ti) 會(hui) 曆史變化下武大不變的韻味與(yu) 風采,也能從(cong) 字畫、名家畫像、雕塑等作品中感受到130周年來不同年代的武大人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生動實踐,濃縮了一代又一代武大人為(wei) 了民族獨立、國家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

全展令我印象最為(wei) 深刻的就是一組早期學生手寫(xie) 筆記,不同專(zhuan) 業(ye) 門類的筆記書(shu) 寫(xie) 工整、邏輯清晰,畫圖詳實,讓我真切感受那個(ge) 年代的人們(men) 強烈的求知欲以及嚴(yan) 謹的治學風格,也正是在物資條件尚不豐(feng) 富時仍然孜孜不倦,才使得這些人最後成為(wei) 國家建設、發展中的生力軍(jun) 。作為(wei) 當代青年,亦要接好前輩手中的接力棒,在最美大學跑出武大、青年、社會(hui) 發展中的最佳成績。

——韓欣雨


萬(wan) 林藝術博物館這次展覽了一係列優(you) 秀的繪畫作品,不論是行政樓,還是櫻頂圖書(shu) 館,都在優(you) 秀畫家們(men) 的筆下栩栩如生地得到呈現,我們(men) 沉浸在一幅幅色彩鮮豔卻又內(nei) 涵深厚的作品裏,看到了在這些畫家眼中的武大是什麽(me) 樣的。正值武漢大學130周年慶,相關(guan) 紀念物也在此展覽,我們(men) 感受到了老一輩武大才子們(men) 的才情和壯誌,他們(men) 在武大留下的痕跡是如此美好,令人印象深刻,不論是當時的筆記還是圖像,都展現了武大130年來的悠久曆史和學術底蘊,讓我覺得不虛此行。

——李茜


2023年3月30日,我與(yu) 文體(ti) 部成員們(men) 一同前往萬(wan) 林藝術博物館參觀珞黌流風武漢大學建校130周年特別美術展。從(cong) 繪畫、攝影到雕塑、裝置藝術等各種形式的作品,展示了藝術家們(men) 的多樣性和創造力,與(yu) 武漢大學不同年代不同時期的魅力。每一件作品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和表現方式,讓人們(men) 可以從(cong) 不同的視角去理解和欣賞藝術。

美術展的組織和布置也非常精心。展覽場館的燈光、空氣、音樂(le) 等環境因素都被精心考慮,營造出了一個(ge) 舒適、安靜、具有藝術氛圍的展覽空間。讓我們(men) 能沉浸式體(ti) 驗各位傑出大家的作品,從(cong) 作品感受了武漢大學130周年的曆史。130周年的曆史有文學的魅力、文化的底蘊、人物的英勇。每個(ge) 展品沒有過多的介紹,但讓觀眾(zhong) 駐足良久,更好地體(ti) 會(hui) 作品的內(nei) 涵和背後的故事。在展覽中,我們(men) 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溝通。

總的來說,這是一次非常難忘的經曆。通過欣賞藝術作品,我們(men) 可以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和力量,也能夠從(cong) 中獲取靈感和啟示,讓我們(men) 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

——王琰潔


武漢大學130周年校慶藝術展中展示了許多優(you) 秀的作品。這些作品令人驚歎,也讓我深深感受到了藝術的力量和魅力。每一件展品都充滿了藝術家的獨特風格和創意,讓我不禁為(wei) 之驚歎。

在這些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幸福的記憶》,高飽和度的配色完美地展現出了櫻花季的美麗(li) ,這份美麗(li) 印刻在每個(ge) 校友的心中。通過這次參觀,我感受到藝術不僅(jin) 僅(jin) 是一種表現形式,更是一種情感的傳(chuan) 遞和溝通方式。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藝術家的心血和智慧,飽含了作者們(men) 對學校的熱愛。

總之,這次參觀武漢大學130周年校慶藝術展是一次非常難忘的經曆,體(ti) 會(hui) 時間的流逝,武大的魅力曆久彌新。

——胡雨頔


130周年校慶美術展是對學校曆史和文化的回顧和展示,也是對藝術教育的肯定和推廣。通過展覽,可以感受到學校的發展曆程和不斷創新的精神,同時也可以欣賞到各種藝術形式的精品作品。

在這個(ge) 展覽中,我看到了許多精美的繪畫作品、雕塑作品和攝影作品,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藝術家的心血和靈感。這些作品不僅(jin) 展現了藝術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傳(chuan) 達了藝術家的思想和情感,讓觀眾(zhong) 感受到藝術的力量和魅力。此外,展覽還展示了學校藝術教育的成果和特色,讓觀眾(zhong) 了解到學校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

總之,這次展覽讓我深刻認識到藝術作品與(yu) 學校130周年建校史的緊密聯係,也讓我感受到了藝術的魅力和力量。

——方雨寧


“江城有山,珞珈獨秀,山上有黌,武漢大學”。溯源自1893年創辦的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已傳(chuan) 承發展130年。本次研幹大學習(xi) ,我們(men) 一同參觀了萬(wan) 林藝術博物館舉(ju) 辦的“珞黌流風——武漢大學130周年校慶全國藝術名家邀請展” ,全國知名藝術家圍繞武漢大學發展曆史和校園風景進行主題創作,創作手段涉及中國畫、油畫、雕塑等多個(ge) 門類。整個(ge) 展覽展現了底蘊深厚、異彩紛呈的武漢大學自然風光和人文曆史景觀,展現了一部凝練的武漢大學“藝術史”。通過看展使我加深了對學校曆史的了解,增強了身為(wei) 武大學生的時代責任擔當和愛校情懷。

——宋鶴鳴


武漢大學建校130周年美術展珞黌流風充分展示了武漢大學對藝術教育的重視和支持,表現了武大校園的風采。展覽包括了武漢大學多位學生、教師和校友的作品,展現了多種不同的繪畫風格和特色,展現了他們(men) 的創意和技藝。

在觀看作品時,我感受到了藝術的力量和美的魅力。每一件作品都有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意義(yi) ,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以及對形式和材料的探索和創新。對武大經典風景的展示很能引發觀者的思考和共鳴,更能喚起對武大的美好記憶。此外,我也感受到了藝術與(yu) 科學的緊密聯係。作為(wei) 一所綜合性大學,武漢大學不僅(jin) 強調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也注重人文和藝術的培養(yang) 。在展覽中,一些作品融合了科學和藝術的元素,這些作品既具有藝術性,也具有科學性,展現了藝術與(yu) 科學的互動和交融。

總之,武漢大學珞黌流風美術展展示了藝術的多樣性和魅力,是一場非常精彩的向武大建校130周年獻禮的展覽。

——彭雨昕


在展覽中,來自不同地區和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們(men) 可以展示自己關(guan) 於(yu) 武大的作品,讓觀眾(zhong) 們(men) 領略到不同文化的藝術風格和表現方式,加深了對武漢大學的了解。展覽涵蓋了多種藝術形式,包括繪畫、雕塑、攝影等。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表現方式,讓人們(men) 感受到不同的美感和情感。油畫,素描,不同的繪畫形式展現了武漢大學多角度的美與(yu) 深遠的曆史。

除了藝術作品本身,展覽的布置和空間設計也非常重要。從(cong) 圖片中可以看出,武漢大學的130周年美術展在展覽空間的設置和燈光效果方麵下了很大的功夫。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的展示空間和照明效果,讓觀眾(zhong) 可以更好地欣賞和理解作品。總的來說,武漢大學開展130周年校慶美術展是一次非常有意義(yi) 的文化活動。通過藝術作品的展示和交流,讓人們(men) 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和不同藝術形式,同時也拓展了自己的視野和思維方式。祝福武漢大學,希望武大越來越好!

——林睿思

130周年展覽名為(wei) “珞黌流風”,大抵是指珞珈山下的學堂百年以來的各位前輩留下的風采,很多他們(men) 的事跡都留存於(yu) 曆史書(shu) 中,也留存於(yu) 校園的氣質之中。經過珞珈山的微風已於(yu) 百年前大不相同,但自強的願望,求是的態度都是未曾改變的,這或許是能與(yu) 前輩們(men) 跨越時空交流的一種方式。

展覽中描繪各個(ge) 時期校園的美麗(li) ,理學樓等標誌性建築在每一位校友的眼中以及回憶裏似乎都有不同的顏色,這些不同色彩、角度組成的意象似乎說明了我們(men) 處在一個(ge) 武大,但對於(yu) 學校的情感可能是多種多樣的,隻要青瓦白牆,屹立不倒。

——徐家傲

在前往萬(wan) 林藝術館參觀武漢大學建校130周年美術展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武漢大學藝術文化的深厚底蘊與(yu) 燦爛曆史。展覽中匯聚了眾(zhong) 多著名校友和教職員工的優(you) 秀作品,涵蓋了繪畫、雕塑、版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展現了武漢大學人才輩出的藝術創作與(yu) 研究實力。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學校當代青年的作品,他們(men) 的創作呈現了鮮明的現代風格,多樣的媒介與(yu) 形式,以及對社會(hui) 、人類、自然等多方麵的關(guan) 注。此外,整個(ge) 展覽按照年代順序展示,通過曆史的時間軸串聯起來,使觀眾(zhong) 更好地了解武漢大學美術教育的發展曆程和藝術成果,同時也體(ti) 現出了策展人對於(yu) 展覽主題的深入思考和策劃。

總體(ti) 而言,此次參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欣賞這些優(you) 秀的藝術作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武漢大學的文化底蘊和精神風貌,同時也感受到了武漢大學的開放、創新和多元。

——王思源


一件件藝術品,呈現出了創作者的心血,亦讓觀賞者悅目,讓駐足者思考。“珞黌流風——武漢大學130周年校慶全國藝術名家邀請展”為(wei) 我們(men) 呈現出了一個(ge) 風景秀麗(li) 、底蘊深厚的武漢大學。通過本次參觀學習(xi) ,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武漢大學,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武大人的才華與(yu) 風骨,感受到了藝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