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了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深刻領會(hui)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學院工會(hui) 根據2016年工作計劃,於(yu) 3月5日組織學院全體(ti) 教職工赴武漢園博園,體(ti) 驗武漢張公堤“昔日垃圾場變身如今的生態園”的建設成果,也以此祝福學院全體(ti) 女教職工,迎接即將到來的三八國際婦女節。
走進園博園,大家首先參觀了國際園林藝術中心,領略了來自英國、荷蘭(lan) 、印度等世界各國富有異域風情的特色園林展示區,也被讓人身臨(lin) 其境的3D高科技成果所震撼;在長江文明館的自然廳、人文廳、體(ti) 驗廳,大家流連忘返,深深地體(ti) 會(hui) 了長江流域文明成就、湖北地區特色園林藝術及大武漢現代城市文化。大家還依次參觀了荊山景區、楚水景區、杭州園、湖北園、台州園等,園區中豪放大氣的北方園林、細膩婉約的江南園林、還有其他風格的巴蜀園林、嶺南園林、閩南園林等,各具特色,大家與(yu) 天下園林來了一次親(qin) 密接觸,可謂“觀一園賞遍天下園林”了。園博園中這些巧奪天工、風格迥異的園林藝術建築,無不令人目不暇給、流連忘返、思緒萬(wan) 千。
據悉,武漢園博園位於(yu) 張公堤公園區域內(nei) ,聚集了中外117個(ge) 展園,展現了10餘(yu) 個(ge) 國家、國內(nei) 外82個(ge) 城市的秀麗(li) 風光和風土人情,其設計以百年張公堤為(wei) 主線,依托武漢豐(feng) 富的人文資源,用園林藝術造景的手法,將武漢乃至中國近現代工業(ye) 文明發展的曆史脈絡,鋪陳在遊客麵前,將大江大湖大武漢的大氣之美、靈秀之美,濃縮地展現在世界舞台之上。長江文明館、國際園林藝術館、漢口裏、漢江壪等四大主題建築,“生態回歸”和“武漢城市”等園區故事,集聚了武漢的“老字號”、“非遺”群,也展現了武漢的城市底蘊和曆史變遷。
參觀完園博園後,大家都紛紛表示很難想象,腳下的土地從(cong) 前是武漢著名的“灰源”,而現在經過生態修複,已經變成了武漢市的“城市名片”,真真切切地感受、學習(xi) 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內(nei) 涵。
通過這次遊園活動,大家進一步加強了溝通,增進了友誼,促進了了解,紛紛表示:將以最飽滿的熱情,最佳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教學、科研工作中,為(wei) 學院“十三五”建設做出更大貢獻!(熊燕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