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珞珈政治學論壇2025年第4期在人文館108會(hui) 議室成功舉(ju) 辦。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肖唐鏢教授作題為(wei) “當代中國政治文化實證研究的若幹難題與(yu) 挑戰”的學術講座。本次論壇由學院院長劉偉(wei) 教授主持。華中科技大學李曉倩,學院葉娟麗(li) 、陳剛、夏守智、肖舒婷等老師,以及校內(nei) 外本碩博青年學子共30餘(yu) 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講座伊始,劉偉(wei) 教授對肖唐鏢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就其學術成就進行了介紹。肖唐鏢教授現為(wei)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兼任南京大學公共事務與(yu) 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為(wei)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zhuan) 家;主要研究領域為(wei) 民主理論與(yu) 基層民主實踐、農(nong) 村宗族與(yu) 地方治理、社會(hui) 穩定與(yu) 危機管理、政治文化與(yu) 政治參與(yu) 等問題;著有《技術型治理的基層實踐》《有序治理之道——當代中國社會(hui) 穩定研究》《宗族政治》《多維視角中的村民直選》等作品;在《社會(hui) 學研究》《管理世界》《政治學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餘(yu) 篇。

肖唐鏢教授簡要介紹了政治文化研究的起源。他指出,政治文化是一個(ge) 社會(hui) 關(guan) 於(yu) 政治體(ti) 係和政治問題的總體(ti) 態度、信念、情緒和價(jia) 值的體(ti) 現。政治文化通過影響人們(men) 的政治態度和行為(wei) 模式,對政治體(ti) 係的穩定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隨後,肖唐鏢教授講述了自身開展政治文化研究的經曆,並指出當今政治文化研究還存在一些挑戰。
其一是概念與(yu) 量表的建構和開發問題。肖唐鏢教授認為(wei) ,當前政治文化領域的一些諸如價(jia) 值觀、政治心理等核心概念,學者們(men) 尚未達成應有的共識,進而影響了這些概念進一步的操作化。此外,在政治文化研究領域中,跨文化比較研究合適方法和普遍性理論指導的缺乏都是當前亟需解決(jue) 的難題。
其二是數據采集的相關(guan) 問題。肖唐鏢教授結合自身研究經曆,講述了其在問卷收集和處理過程中所遭遇的各種問題。他認為(wei) ,必須在保證收集到的數據準確、真實、可靠的前提下,才能順利進行數據處理。在進行抽樣的過程中,麵對不同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的抽樣方法對研究也十分重要。為(wei) 此,肖教授給大家介紹了諸如列表實驗方法;混合實驗設計;固定/輪換樣本調查設計;AI與(yu) 人工智能方法等數據采集方式。
其三是研究路徑與(yu) 取向的層次問題。政治文化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性、組合性觀念,其中包含著複雜的“潛變量”,也就是說,在研究過程當中如何把握其內(nei) 在結構和測量維度尤為(wei) 重要。肖唐鏢教授對此提出了兩(liang) 條建議:一是從(cong) 個(ge) 體(ti) 主義(yi) 研究過渡至群體(ti) 、整體(ti) 主義(yi) 研究,采用均值、眾(zhong) 數法、類型學方法開展研究;二是注重政治文化結構維度的多樣性,以任意性選擇的相關(guan) 觀念研究過渡至組合性的觀念判斷。同時,要重視不同區域、民族、國家的政治文化的各自特質。
接下來,肖教授深入探討了文化、觀念與(yu) 行為(wei) 、製度之間的關(guan) 係及其作用機製。是“有什麽(me) 樣的政府,就有什麽(me) 樣的民眾(zhong) ”,還是“有什麽(me) 樣的民眾(zhong) ,就有什麽(me) 樣的政府”?肖教授指出,此類問題如同雞與(yu) 蛋之間的關(guan) 係一樣,無法明確回答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但可以明確的是,文化、觀念、行為(wei) 與(yu) 製度之間是一種互動關(guan) 係,相互影響。因此,對於(yu) 研究政治文化而言,需要將其與(yu) 政治行為(wei) 和政治變遷關(guan) 聯起來,分析從(cong) 觀念到行為(wei) ,需要哪些條件及作用機製。
最後,肖教授分析了近年來國內(nei) 政治文化研究存在的問題,並對未來政治文化研究相關(guan) 工作做了一定的展望。一方麵,國內(nei) 政治文化研究起步較晚,很多相關(guan) 概念和量表都來源於(yu) 西方,本土化較弱。在後續的研究過程當中,既對接國際學界又連接中國情境是一個(ge) 比較關(guan) 鍵的問題。另一方麵,調查的準入、技術與(yu) 方法難題製約著政治文化實證研究的發展。在當前,大區域的以政治學為(wei) 主題的抽樣調查十分少見,而實證研究又離不開大樣本量為(wei) 支撐,從(cong) 而導致了政治文化的實證研究發展陷入困境。此外,學界議題選擇的轉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政治文化的研究造成了影響。當前政治學研究議題多聚焦於(yu) 時政議題,而政治生活核心關(guan) 切的議題時常被規避,導致研究深度不夠。肖教授指出,未來的政治文化研究應當聚焦於(yu) 以下幾個(ge) 方麵:一是對我國公民政治文化的總體(ti) 性討論,進行一個(ge) 總體(ti) 特征描述和類型學分類;二是優(you) 化相關(guan) 概念框架與(yu) 量表工具,推進政治文化相關(guan) 概念的本土化;三是探討價(jia) 值理念及政治文化的實際效應。

講座結束後,現場師生積極提問,與(yu) 肖唐鏢教授展開了熱烈討論。肖教授對提出的每個(ge) 問題都給予了耐心而詳細的解答,進一步深化了大家對當代中國政治文化實證研究的理解。劉偉(wei) 教授在點評和總結中談到,實證社會(hui) 科學是社會(hui) 科學領域的一種基本研究範式,在政治文化研究當中,運用實證的方式可以增強研究的科學性和說服力。在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研究領域,國內(nei) 外學者已經作了不少努力,也積累了一定的數據和研究成果,但還有大量的議題需要我們(men) 去關(guan) 注。當然,我們(men) 也應當清楚地意識到當前政治文化實證研究所麵臨(lin) 的諸多挑戰,以及在技術變革背景下可能麵臨(lin) 的全新挑戰,從(cong) 而及時地調整我們(men) 的研究策略,更新我們(men) 的研究方法,以呼應理論與(yu) 實踐的需求。
此次講座,肖教授係統分析了當代中國政治文化實證研究的若幹難題與(yu) 挑戰,引發了大家的深入思考。本次論壇圓滿結束,參與(yu) 的老師和同學們(men) 均認為(wei) 用實證的方式研究政治文化是一件很有意義(yi) 的事情,並會(hui) 在未來的學習(xi) 和研究中,嚐試探索相關(guan) 主題,為(wei) 學科發展貢獻力量。
(供稿:朱昶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