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急管理報】孟穎穎:加強社會應急力量建設 增強社會抗風險能力-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新)
您的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論點聚焦 > 正文
論點聚焦
【中國應急管理報】孟穎穎:加強社會應急力量建設 增強社會抗風險能力
發布時間:2023/12/19 08:26:49來源: 瀏覽次數:

  加強社會(hui) 應急力量建設是堅定走好新時代中國特色應急管理之路的現實需要,是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增強社會(hui) 抗風險能力的必由之路。2022年以來,國家先後發布了《“十四五”國家應急體(ti) 係規劃》《“十四五”應急救援力量建設規劃》《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社會(hui) 應急力量健康發展的意見》等係列政策文件,確立了引導社會(hui) 應急力量有序、健康發展的工作原則。
  隨著相關(guan) 政策法規的完善以及相關(guan) 部門越來越重視,社會(hui) 應急力量已成為(wei)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專(zhuan) 業(ye) 應急力量的有力補充。
  社會(hui) 應急力量可以分為(wei) 常備性社會(hui) 應急力量和臨(lin) 時性社會(hui) 應急力量。前者是指具有一定專(zhuan) 業(ye) 救援技能、從(cong) 事應急救援工作的非政府性應急救援隊伍,如藍天救援隊、公羊救援隊等;後者則是指突發事件發生後,臨(lin) 時、自發形成且數量龐大的應急誌願者隊伍。
  不可忽視的是,當前社會(hui) 應急力量發展尤其是人身安全保障體(ti) 係建設仍麵臨(lin) 諸多現實問題,不利於(yu) 共建共治共享的應急管理新格局的形成。

社會(hui) 應急力量人身安全保障現狀及問題

  現行社會(hui) 應急力量的人身安全保障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人身意外傷(shang) 害保險模式。現行《誌願服務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誌願服務組織安排誌願者參與(yu) 可能發生人身危險的誌願服務活動前,應當為(wei) 誌願者購買(mai) 相應的人身意外傷(shang) 害保險。
  工傷(shang) 保險模式。現行《工傷(shang) 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職工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shang) 害的,視同工傷(shang) 。根據這一規定,具有勞動關(guan) 係的社會(hui) 應急力量在從(cong) 事應急救援服務活動中遭受重大傷(shang) 害或死亡,可以依法享受工傷(shang) 保險待遇。
  社會(hui) 應急力量保險保障模式。如社會(hui) 應急力量專(zhuan) 屬保險和社會(hui) 應急力量責任保險等。前者是由應急管理部相關(guan) 司局指導有關(guan) 保險機構開發的社會(hui) 應急力量專(zhuan) 屬保險產(chan) 品,在全國範圍內(nei) 實行統保統賠,保險責任覆蓋防災減災、培訓演練、應急救援和競賽活動,傷(shang) 亡賠付保額最高可達100萬(wan) 元;後者包括地方應急管理部門攜手保險機構定製的社會(hui) 應急力量專(zhuan) 項責任險,保險責任範圍覆蓋應急救援過程中涉及的人身風險,傷(shang) 亡賠付保額最高可達50萬(wan) 元。
  整體(ti) 而言,現行社會(hui) 應急力量的人身安全保障製度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其從(cong) 事應急救援活動所麵臨(lin) 的意外風險,但仍然存在諸多現實棘手問題亟待解決(jue) ,具體(ti) 體(ti) 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
  社會(hui) 應急力量管理不科學、救援能力參差不齊,損傷(shang) 風險較高。首先,社會(hui) 應急力量具有規模較大、結構複雜、救援能力參差不齊且跨區域性較強的特點,政府及應急管理部門缺乏對社會(hui) 應急力量的有效組織和管理預案,導致有些情況下社會(hui) 應急力量參與(yu) 應急救援低效、無序,甚至可能麵臨(lin) 較高的損傷(shang) 風險。其次,應急救援通常涉及建築物倒塌搜救、山地搜救、水上搜救、潛水救援、應急醫療救護等多個(ge) 方麵,救援人員需要具備相應領域的專(zhuan) 業(ye) 救援技能。
  社會(hui) 應急力量相關(guan) 保險的投保責任主體(ti) 不明晰,責任落實不到位。社會(hui) 應急力量相關(guan) 保險的投保責任由誰來承擔,是關(guan) 係社會(hui) 應急力量健康發展要解決(jue) 的重要問題。雖然現行慈善法和《誌願服務條例》都規定了慈善組織或誌願服務組織應當為(wei) 誌願者提供人身意外傷(shang) 害保險,但關(guan) 於(yu) 社會(hui) 應急力量的保險保障並無具體(ti) 規定。從(cong) 實踐經驗來看,目前主要有政府投保和社會(hui) 應急力量本身投保兩(liang) 種方式。此外,社會(hui) 應急力量本身的投保積極性也比較低,具體(ti) 原因主要在於(yu) 社會(hui) 應急力量屬於(yu) 非營利組織,購買(mai) 保險會(hui) 加重其經費負擔,受運營經費限製,社會(hui) 應急力量投保的積極性普遍不高,現有的法律規製並未對社會(hui) 應急力量落實投保責任出台相應的獎懲措施,其投保行為(wei) 並未得到有效激勵與(yu) 約束。
  常備性社會(hui) 應急力量保障不足,臨(lin) 時性社會(hui) 應急力量保障缺位。就社會(hui) 應急力量專(zhuan) 屬保險而言,是以隊伍為(wei) 單位進行投保的團體(ti) 保險,其投保主體(ti) 是在應急管理部“社會(hui) 應急力量救援協調係統”中注冊(ce) 備案的救援隊伍。截至2023年4月,有超過400支隊伍累計2.2萬(wan) 餘(yu) 人次投保社會(hui) 應急力量專(zhuan) 屬保險,而我國社會(hui) 應急力量共有2300餘(yu) 支、骨幹救援隊員4.9萬(wan) 餘(yu) 人。可見,社會(hui) 應急力量專(zhuan) 屬保險的參保率仍然較低,覆蓋麵仍然有限。從(cong) 社會(hui) 應急力量責任保險來看,僅(jin) 有少數地區嚐試探索將社會(hui) 應急救援隊伍的個(ge) 體(ti) 責任轉變為(wei) 政府的整體(ti) 性責任,以政府出資購買(mai) 保險的方式為(wei) 其提供人身安全保障。總體(ti) 來看,常備性社會(hui) 應急救援隊伍的人身安全保障仍然不足。現行社會(hui) 應急力量保險保障模式的覆蓋對象基本為(wei) 專(zhuan) 業(ye) 性、常備性的社會(hui) 應急救援隊伍,而臨(lin) 時性社會(hui) 應急力量大多不能享受現有保險製度的保障,保險保障缺位問題亟須得到社會(hui) 關(guan) 注並尋求解決(jue) 之道。

引導社會(hui) 應急力量有序健康發展

  《“十四五”國家應急體(ti) 係規劃》提出,到2035年,建立與(yu) 基本實現現代化相適應的中國特色大國應急體(ti) 係,全麵實現依法應急、科學應急、智慧應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應急管理新格局。
  引導社會(hui) 應急力量有序、健康發展,加強社會(hui) 應急力量人身安全保障,是築牢防災減災救災人民防線的重要路徑,也是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應急管理新格局的必然選擇。具體(ti) 政策建議如下。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規範社會(hui) 應急力量的管理和保障。鼓勵以屬地為(wei) 主建立常備性社會(hui) 應急力量資源庫,通過購買(mai) 服務的方式提供應急救援培訓和資質認定,提升其專(zhuan) 業(ye) 救援技能,從(cong) 源頭上降低社會(hui) 應急力量的損傷(shang) 風險。同時在應急演練中納入社會(hui) 應急力量,強化政府與(yu) 社會(hui) 應急力量之間的協同響應。優(you) 化社會(hui) 應急力量的管理流程,基於(yu) 能力水平、人員和裝備配置等因素的評估對社會(hui) 應急力量進行分類分級,合理安排疏散群眾(zhong) 、後勤保障等基礎性救援任務,形成以專(zhuan) 業(ye) 救援力量為(wei) 主、社會(hui) 應急力量為(wei) 輔的應急協同機製。
  加大法律規製力度,建立健全社會(hui) 應急力量人身安全保障的法律體(ti) 係。應急救援服務的緊急性、臨(lin) 時性、不確定性以及較大危險性等特征使其區別於(yu) 一般性誌願服務,因此社會(hui) 應急力量人身安全保障的法律規製不能隻依靠《誌願服務條例》和慈善法,應考慮製定專(zhuan) 項法律法規,對社會(hui) 應急力量人身安全保障的責任主體(ti) 予以明晰,並以法律規製夯實保障責任。
  立足多措並舉(ju) ,構建多層次的社會(hui) 應急力量人身安全保障體(ti) 係。鼓勵各地政府通過政府采購、擴大自然災害公眾(zhong) 責任險保障範圍等多種方式為(wei) 轄區內(nei) 社會(hui) 應急救援力量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保險保障。強化社會(hui) 應急力量履行投保手續的製度約束,對於(yu) 積極履行投保手續的社會(hui) 應急力量,可在政策允許範圍內(nei) 予以經費支持和相應補償(chang) 。在突發事件發生後,設立社會(hui) 應急力量專(zhuan) 項社會(hui) 捐贈渠道,輔之以政府補貼,為(wei) 參與(yu) 本區域應急救援的常備性和臨(lin) 時性社會(hui) 應急力量統一提供專(zhuan) 屬保險。簡化社會(hui) 應急力量的工傷(shang) 認定程序,充分發揮工傷(shang) 保險作用,形成以商業(ye) 保險為(wei) 主、工傷(shang) 保險為(wei) 輔、政府社會(hui) 救助兜底的多層次人身安全保障體(ti) 係。
  完善社會(hui) 應急力量的激勵和保障機製,弘揚應急誌願精神。一方麵,對在應急救援和災後重建過程中表現優(you) 異的社會(hui) 應急力量進行表彰和獎勵,通過授予獎章、榮譽稱號等多種方式,進一步激發社會(hui) 應急力量參與(yu) 應急救援和災後重建的積極性。另一方麵,對於(yu) 在應急救援中不幸犧牲的,可考慮給予因公犧牲或烈士待遇,保障其家庭成員如遺屬享受相應的醫療優(you) 惠、子女入學優(you) 先錄取等待遇。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享到:

Copyright ©2011-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世界杯直播网地址:世界杯直播网鄂ICP備05003330鄂公網安備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