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外交學專業本科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研討會在武漢大學召開-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新)
您的位置: 首頁 > 正文
    學院要聞
    第一屆外交學專業本科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研討會在武漢大學召開
    發布時間:2019/12/09 09:58:32來源: 瀏覽次數:

    2019年12月7日,第一屆外交學專(zhuan) 業(ye) 本科教學改革與(yu) 人才培養(yang) 研討會(hui) 在武漢大學召開。本次會(hui) 議由世界杯直播网和外交學院外交學與(yu) 外事管理係聯合主辦,武漢大學政管院國際關(guan) 係學係承辦,政管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協辦。

    來自外交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關(guan) 係學院、南開大學、武漢大學、湖北大學的近30名學者參加了會(hui) 議,就外交學學科人才培養(yang) 與(yu) 專(zhuan) 業(ye) 教學模式、政治學類和國政外交類課程設計與(yu) 教學方法等專(zhuan) 題展開研討。

    第一環節的研討主題是外交學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模式。來自南開大學的王翠文副教授介紹了南開大學的“通用和非通用項目(FAS)班的跨學科協作”模式和經驗,認為(wei) 跨學科協作培養(yang) 組合模式有利於(yu) 加強外語學院和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對接,協調人文社科專(zhuan) 業(ye) ,以語言互通為(wei) 前提,為(wei) “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舉(ju) 措提供複合型人才。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院長助理田小惠副教授以“雙一流背景下外交學本科雙語及全英文課程體(ti) 係的建設”為(wei) 題,強調雙語課程國際化對外交學的重要性,並對雙語課程的量化標準與(yu) 遴選原則、課程體(ti) 係建設提出了建議,認為(wei) 不能因雙語建設目標而降低學科標準,應從(cong) 課程的理論性、實務性、區域性等予以衡量和界定。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政黨(dang) 外交學院副院長邢新宇的發言主題是“政黨(dang) 外交特色人才培養(yang) 的探索與(yu) 思考”,介紹了該學院與(yu) 外交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合作推行雙培模式、將政黨(dang) 外交融入教學之中的人才培養(yang) 路徑。國際關(guan) 係學院羅英傑教授發言主題是“發揚傳(chuan) 統、服務國家:國際關(guan) 係學院國際政治本科教學的成果和困境”,介紹了該院在國家安全學領域的國家安全專(zhuan) 業(ye) 本科建設計劃與(yu) 教學方法,強調加強國家安全人才培養(yang) 力度,打造高質量的國家安全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副院長楊毅教授針對當前國內(nei) 各高校推出全球治理與(yu) 國際組織人才培養(yang) 項目的現象,認為(wei) 外交學專(zhuan) 業(ye) 本身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導向,而全球治理領域的研究及教學則更為(wei) 突出,但在當前相關(guan) 類型專(zhuan) 業(ye) 數量高速發展的同時,更需要對如何培養(yang) 適合國家戰略需求的人才問題進行冷靜的思考。

    第二環節的主題是“外交學專(zhuan) 業(ye) 的教學方法”。外交學院張曆曆教授介紹了《當代中國外交》課程教學長期實踐中的案例選擇與(yu) 使用經驗,認為(wei) 將課程教學與(yu) 案例分析進行有機結合,強化新增案例的關(guan) 注,有益於(yu) 增強學生對外交體(ti) 係和邏輯的理解,但案例使用的頻率及分析的深度應給與(yu) 特別關(guan) 注。武漢大學的劉偉(wei) 教授針對《政治學》教學中的話語選擇問題提出幾點思考,認為(wei) 當前大學生的閱曆有限但想象與(yu) 思考敏銳,反思性和批判性突出,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不同場域的語境轉換。北京語言大學的賈烈英教授介紹闡釋了國際關(guan) 係研究方法的教學模式,認為(wei) 需要向學生介紹多種研究方法,並從(cong) 科學哲學的角度篩選文獻,強化學生的理解程度。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康曉副教授介紹了外交學專(zhuan) 業(ye) 本科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模式,強調信息反饋應該注重師生互動與(yu) 生生互動,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逐一點評,並給出權威性的答案和建議。外交學院梁曉君副教授介紹了外交學實踐教學的理念、路徑與(yu) 方法,認為(wei) 當前國內(nei) 外交學教育普遍存在研究工作與(yu) 研究對象脫節的現象,專(zhuan) 業(ye) 教學院係應通過走出課堂、走入社會(hui) 的方式開展教學。外交學院的樊超副教授介紹了《外交學概論》中的案例教學與(yu) 基礎知識學習(xi) 模式,強調零散的知識點不便於(yu) 學生記憶,應通過一定的邏輯將案例知識點串聯起來,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將課程與(yu) 實際工作情況相結合。

    第三環節的主題是“政治學類專(zhuan) 業(ye) 課程建設與(yu) 教學設計”。外交學院的王為(wei) 教授從(cong) 《比較政治學》專(zhuan) 業(ye) 授課視角分析了本科“學術理論”教學理念,認為(wei) 應以政治學原理為(wei) 基礎,發展為(wei) 理論課和國別政治相結合,教導學生學會(hui) 理解理論、適應理論,在現代化理論和政治轉型理論基礎上對接其他理論,並將理論分析歸納進一個(ge) 議題研究。北京外國語大學的陳波博士認為(wei) 政治學研究方法應同時注重理論性和經驗性,強調本體(ti) 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整體(ti) 體(ti) 現,同時也要避免方法論的單一化。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趙源博士介紹了“管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設置多個(ge) 情境、通過經典閱讀看現象、進而理性分析現象的多階段教學模式。外交學院唐曉教授介紹了本科《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的體(ti) 會(hui) 和認識,認為(wei) 外交學專(zhuan) 業(ye) 教學的目標是掌握政策、熟悉業(ye) 務,外交應具有全球視野和連鎖思維;應該選擇適宜的外交學教材,在教學中區分重點、難點,在強調中國理論建設的同時,也要注重西方政治學理論的一般性。武漢大學的儲(chu) 建國教授介紹了在《比較政治學》教學中創新理論的運用模式,認為(wei) 當前的分析理論框架較為(wei) 貧弱,基礎教學存在困境,應通過政治社會(hui) 有機體(ti) 的視角,建立馬克思主義(yi) 話語體(ti) 係,同時注重綜合價(jia) 值體(ti) 係、權力體(ti) 係和規則體(ti) 係。武漢大學的陳柏奇博士介紹了《公共外交理論與(yu) 實踐》課程的教學理念與(yu) 方法,認為(wei) 應通過具有較高興(xing) 趣度的視聽資料而理解公共外交,在界定和講述公共外交時要突出重點,關(guan) 注轉型與(yu) 實踐。

    第四環節的主題是國際政治類外交學專(zhuan) 業(ye) 課程的建設與(yu) 教學設計。武漢大學馮(feng) 存萬(wan) 副教授介紹了《國際安全概論》的課程設計理念與(yu) 案例選擇方法,強調應立足專(zhuan) 業(ye) 特色,以國家安全為(wei) 製高點,構建課程總體(ti) 結構;切合學生需求,以個(ge) 人安全為(wei) 切入點,豐(feng) 富課程內(nei) 容體(ti) 係。外交學院朱丹丹副教授介紹了《對外政策分析》的課程體(ti) 係與(yu) 教學方法,認為(wei) 應以教學相長思路為(wei) 指導,即教師主講與(yu) 學生在具有一定程度專(zhuan) 業(ye) 知識和專(zhuan) 業(ye) 指導的前提下進行案例模擬、分析以及師生共同進行深入思考,同時注重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武漢大學阮建平教授介紹了《國際政治經濟學》課程的教學理念和創新方法,認為(wei) 應尊重該課程的曆史傳(chuan) 統,同時將曆史和方法進行有機結合,通過解釋大國權力與(yu) 國際治理等現象,將研究問題進行分類,打造綜合性研究學科。武漢大學的邢瑞磊副教授與(yu) 外交學院的畢珍珍博士共同關(guan) 注《全球治理概論》的課程設計,邢瑞磊認為(wei) 由於(yu) 課程實踐中受眾(zhong) 學生的認知特殊性,應確保課程體(ti) 係與(yu) 知識結構有利於(yu) 學生理解全球化,因此學生也將不局限於(yu) 一種方式來理解全球治理;畢珍珍認為(wei) 應同時關(guan) 注理論導向vs議題導向,例如以感想和經驗為(wei) 方向,以日本為(wei) 例講環境治理,進而談及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全球方案。湖北大學的林嫻嵐副研究員介紹了《國際政治學概論》的課程設計與(yu) 實踐經驗,在教材選擇、教學主題內(nei) 容選擇、案例分析和經典文獻閱讀時間配比等方麵做了介紹。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屠希亮博士結合《外交外事翻譯》的課程設計與(yu) 教學實踐介紹了外交學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目標的內(nei) 涵和界定,認為(wei) 教學內(nei) 容及材料選擇應同時注經典書(shu) 籍和文獻、外交文書(shu) 應用類翻譯(如條約協議的翻譯)和政府報告(中國外交白皮書(shu) 等)。

    外交學院梁曉君副教授和武漢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係馮(feng) 存萬(wan) 副教授代表會(hui) 議主辦方對本次會(hui) 議做了總結發言,認為(wei) 本次會(hui) 議的圓滿成功得益於(yu) 國內(nei) 綜合性大學及外交外語院校的長期交流及相互支持,多院校跨學科的深層次合作有利於(yu) 國家外交外事人才的培養(yang) 和外交學學科的繁榮發展。參會(hui) 學者們(men) 一致讚同主辦方的工作努力及研討理念,並倡議國內(nei) 多家院校應保持外交學學科的師資定期教學交流,強化並豐(feng) 富合作平台,為(wei) 我國外交外事人才培養(yang) 作出積極貢獻。會(hui) 議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

    外交學屬於(yu) 國際政治學的範疇,它在我國屬於(yu) 較年輕的學科。與(yu) 國際政治不同的是,外交學專(zhuan) 業(ye) 更側(ce) 重於(yu) 研究國家對外交往的實踐活動,具有強烈的應用性和實踐性,故在專(zhuan) 業(ye) 教學和人才培養(yang) 上必須貫穿紮實的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素養(yang) 和強烈的愛國心,要求培養(yang) 對象對國際事務和中國外交有係統全麵的了解、有交際和談判的能力,並要求在政治、業(ye) 務、作風、紀律和語言等各方麵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

    國際關(guan) 係學係的外交學專(zhuan) 業(ye) 是世界杯直播网五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之一,學院始終堅持“教學立院”,高度重視本科教學,狠抓學風建設,至始推進本科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yang) 模式創新,通過“雙導師製(學業(ye) 導師+職業(ye) 導師)”貫穿本科生的全程培養(yang) 過程。會(hui) 後據悉,國際關(guan) 係學係與(yu) 參會(hui) 院校商討了本科教學合作計劃,就“本科生春令營”、“本科生學術研討會(hui) ”等活動交流了意見,擬通過開展廣泛的交流與(yu) 合作,旨在進一步提升國際政治與(yu) 外交學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本科生的培養(yang) 水平和培養(yang) 質量。

    (馮(feng) 存萬(wan) 劉吉利供稿)

    Copyright ©2011-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世界杯直播网地址:世界杯直播网鄂ICP備05003330鄂公網安備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