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與學革命”政管院分論壇】“政治學類本科生線上教學的實踐經驗探索”師生研討會成功舉行-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新)
您的位置: 首頁 > 正文
    學院要聞
    【“教與學革命”政管院分論壇】“政治學類本科生線上教學的實踐經驗探索”師生研討會成功舉行
    發布時間:2020/09/08 17:12:46來源: 瀏覽次數:

    202094日上午,由世界杯直播网政治學與(yu) 行政學係、國際關(guan) 係學係合辦的政治學類本科生線上教學的實踐經驗探索師生研討會(hui) 成功舉(ju) 辦。本次會(hui) 議通過騰訊會(hui) 議進行,由陳剛、馮(feng) 存萬(wan) 兩(liang) 位老師主持,來自兩(liang) 係的所有老師以及政治學與(yu) 行政學專(zhuan) 業(ye) 、外交學專(zhuan) 業(ye) 201720182019級的學生代表共30餘(yu) 人,就會(hui) 議主題做了精彩發言,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


    在開幕式上,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副院長劉偉(wei) 教授首先簡要介紹了本科生院今年將推進的第一屆教與(yu) 學革命珞珈論壇,他說這充分體(ti) 現了學校對本科教學的高度重視。然後他說明了學院的分論壇旨在結合政治學和公共管理兩(liang) 個(ge) 學科的實際,展開更具有針對性的係列討論,並主辦相關(guan) 的專(zhuan) 家報告。劉偉(wei) 認為(wei) ,新冠疫情對本科教學造成了巨大衝(chong) 擊,包括對教師和學生、教與(yu) 學、教與(yu) 學的關(guan) 係都造成了一定影響。新冠疫情時期的教學形式和教育形態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信息平台和技術手段對教學過程的全麵滲透,對此有必要從(cong) 專(zhuan) 業(ye) 教學的角度作一個(ge) 係統的梳理、總結和反思,也需要考慮在後續的常態化教學中如何充分利用線上教學的某些有效做法,以及現代技術的發展對大學教育還會(hui) 造成哪些深遠影響,也需要我們(men) 作前瞻性的思考,並及時地調整教學內(nei) 容和形式,以適應未來教學和教育的需要。他期待通過這次討論,能使每位老師都有所收獲,對改進自己的後續教學有所啟發;並能促進相關(guan) 的教學研究論文寫(xie) 作和教學改革項目申報,真正地推動老師們(men) 在教學的同時研究教學,改進教學。

    接著,國際關(guan) 係學係主任馮(feng) 存萬(wan) 副教授總結回顧了政治學類本科專(zhuan) 業(ye) 教學論文集的籌備出版過程。從(cong) 20193月開始,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以國際關(guan) 係學係外交學專(zhuan) 業(ye) 為(wei) 試點,舉(ju) 行了武漢地區國際政治類本科課程教學研討會(hui) ,反響熱烈。此後,在學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支持下,國際關(guan) 係學係同政治學與(yu) 行政學係精心籌劃係列本科教學研討活動,於(yu) 2019127日舉(ju) 行全國第一屆外交學專(zhuan) 業(ye) 本科教學改革與(yu) 人才培養(yang) 研討會(hui) ,同時與(yu)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聯合發起本科教學論文集編寫(xie) 工作。兩(liang) 校政治學學科的專(zhuan) 業(ye) 教師積極參與(yu) ,圍繞人才培養(yang) 與(yu) 課程建設、“教學方式與(yu) 教研方法”、“教學改革與(yu) 路徑創新”等主題撰寫(xie) 教學論文,目前已經集齊26篇共計20萬(wan) 字的文稿,交付出版社。該論文集名稱篤行拓新源自武漢大學與(yu)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訓,擬定於(yu) 2020年底出版,將是全國高校第一本政治學類本科專(zhuan) 業(ye) 教學論文集。



    在隨後的線上教學:教的實踐經驗環節裏,六位專(zhuan) 業(ye) 教師從(cong) 其授課的角度分享了他們(men) 對線上教學的感悟。

    呂普生老師談到他在線教學時如何通過讓學生提交簡介、提問等方式了解學生,介紹了他怎樣通過采取移動式田園課堂激發學生好奇心和參與(yu) 度、改變單向度授課乏味沉悶的課堂氛圍、塑造一種接地氣的大學課堂。他還指出,要搞好在線教學,實際上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wei) 除了以上吸引學生和確保成績評定公正的工作之外,在教學內(nei) 容上,也需要更多打磨:第一,必須讓課程內(nei) 容更有吸引力:邏輯性更強、案例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第二,必須讓PPT的內(nei) 容更為(wei) 翔實:不能看講義(yi) ,隻能看PPT。不過,雖然在線教學比較便捷,不用考慮著裝問題,也不用太趕時間,但它也有弊端:(1)對學生的了解程度比較有限,上了一個(ge) 學期,學生長什麽(me) 樣,也搞清不楚,用一個(ge) 符號跟某些特征聯係在一起,這種聯係總是比較脆弱了;(2)由於(yu) 缺乏麵對麵交流,互動性有限,情感交流也不夠;(3)有些內(nei) 容不太好展開講述。

    何祥武老師談到,當前國際關(guan) 係正麵臨(lin)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關(guan) 係理論教學也要與(yu) 時俱進作出相應調整。本科生的理論訓練在專(zhuan) 業(ye) 教學係統中至關(guan) 重要,教學內(nei) 容的設計要凸出結合的特點。在於(yu) 如實還原西方國際關(guan) 係理論流派的內(nei) 涵,包括基本概念、邏輯分析技巧、基本觀點。在於(yu) 解釋具體(ti) 理論產(chan) 生的時代背景、思想根源、基本功能及其評價(jia) 。要實現這種結合,老師在教學方法上應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如此次疫情期間所使用的的在線教學方式,強化課堂互動,促使教學相長,便於(yu) 學生通過係統學習(xi) 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從(cong) 而提升在學術領域獨立思維的水平。

    陳柏奇老師介紹了他上學期在台灣堅持線上教學的經驗:疫情初期,為(wei) 配合全麵性的線上教學,他首先提升了自己的硬件,自費購買(mai) ZOOM雲(yun) 端會(hui) 議版,將所在地光纖網速提速至300M、上傳(chuan) 速度保證100M以上,主要考量利用會(hui) 議軟件分組討論功能及連線穩定度,特別是視頻播放分享問題。另外,他堅持自己製作PPT,在戶外直播授課、邀請老師、學長姐在線分享等,通過轉換形式增加課程豐(feng) 富度,避免相對枯燥的單向授課模式。

    劉天陽老師的發言分為(wei) 兩(liang) 部分,第一部分介紹自己在疫情期間的教學經驗,第二部分分析全球疫情對澳大利亞(ya) 等海外大學教育的影響。劉天陽首先就留學生課程的教學難點做了分析。疫情期間,分散於(yu) 世界各地的留學生隻能通過網絡學習(xi) 。由於(yu) 在非母語環境下遠程學習(xi) 與(yu) 教學,在知識接收過程中信息丟(diu) 失嚴(yan) 重,文化隔閡加劇,但通過多種努力,這種現象已經得到有效的糾正。然後,劉天陽以澳大利亞(ya) 為(wei) 例,介紹了全球疫情對於(yu) 海外高等教育係統的衝(chong) 擊。由於(yu) 不享受政府經濟補貼,澳洲大學成為(wei) 本次疫情的經濟重災區。在後自由主義(yi) 觀念影響下,澳政府製定以短期內(nei) 增加就業(ye) 為(wei) 導向的激進課程改革:在大幅度降低應用型學科的學習(xi) 費用同時,大幅增加人文社科基礎性學科的學習(xi) 費用。此外,受疫情影響,在大規模裁員的影響下,長聘科員的教學任務劇增。

    馮(feng) 川老師談到,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交互形式大概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種,一種是師生麵對麵、共享同一個(ge) 時空環境的人際交流,一種是高度依托現代信息傳(chuan) 媒、師生之間的時空環境各自分離的人機互動。前者對應的是傳(chuan) 統課堂的現場教學模式,後者則對應錄課錄播的遠程教學模式。而疫情期間大部分老師所采用的線上教學模式,其實是一種介於(yu) 錄課錄播與(yu) 傳(chuan) 統課堂現場教學模式之間的教學狀態:師生之間雖無法實現身心的完全共同在場,但二者所處的時空環境也並非完全分離,而是依托現代信息傳(chuan) 媒的聯結,在不同的空間環境中共享同一段課堂時光。其突出特點是,信息技術將全身體(ti) 性、全人格性的人際交流,降維到頭像和背景、姓名、聲音和文字的二維層次。全息性的教學現場感,被技術切割和分解,需要受者(學生或老師)對這些零散的碎片化信息進行重新的組織、拚接和還原。然而無論怎樣還原,被降維的教學現場感很難實現異地複活。課堂教學的本質可以用“氣氛”來概括。“氣氛”隻有在“共同在場”的前提之下才能產(chan) 生,它來源於(yu) 師生之間在表情互動、肢體(ti) 動作、抑揚頓挫的語氣中所積蓄的能量和群體(ti) 情緒的同頻共振。隻有麵對麵的課堂教學,才能產(chan) 生這種現場感,才能讓師生間的雙向反饋能夠低成本地完成。

    有豐(feng) 富在線教育經驗的周曉明老師對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給出了相應的觀點。周老師認為(wei) ,在教學準備方麵,老師應製作高質量的教學視頻,選取好的教學平台,準備豐(feng) 富的教學輔助材料,更新各章節課件內(nei) 容、習(xi) 題集、教學參考案例、教學參考資料、相關(guan) 學術論文及重要鏈接等。同時,也應設計好線上互動活動,充分利用學習(xi) 通、微助教等輔助手段,來實現線上的簽到、搶答、提問、調查問卷、討論、測驗、作業(ye) 批改等活動。周曉明對本科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做了相應的分析。她認為(wei) ,老師應在課前通過SPOC平台及微助教、學習(xi) 通等輔助手段發布通知和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在線上自主學習(xi) 有關(guan) 知識點。在課堂上老師主要進行知識點梳理、重難點分析和答疑與(yu) 討論,以加深學生對有關(guan) 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提高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緊接著,在線上教學:學的實踐經驗環節裏,六位學生代表從(cong) 其學習(xi) 的角度分享了他們(men) 對線上教學的體(ti) 會(hui) 。

    2017級政治學與(yu) 行政學專(zhuan) 業(ye) 的王自闖同學談到,疫情帶給大學教育的是一場變革,同時對於(yu) 老師和學生而言,也是一次考驗。疫情期間,線上教育成為(wei) 必要。從(cong) 學生的角度來講,這種模式有利也有弊:就其利而言,老師授課內(nei) 容得到極大豐(feng) 富,有助於(yu) 激發學生的興(xing) 趣;也不必拘泥於(yu) 傳(chuan) 統PPT+黑板模式,可以提高授課進度;學生的學習(xi) 和考核壓力也一定程度減小,一方麵可以通過學習(xi) 軟件看課程回放,鞏固提高學習(xi) 質量,另一方麵也不必趕早去教室上課,方便學習(xi) 。然而,實際操作中也存在如下問題:第一,借助各式各樣APP來授課,不僅(jin) 讓老師疲於(yu) 課堂操作和管理而加重工作負擔,也讓學生遊走其中不勝煩惱;第二,考核壓力減輕讓學生的學習(xi) 很難較快進入狀態,家中的學習(xi) 氛圍也導致學生容易分神;第三,課程所必須的討論環節也很難深入開展,師生交流互動有限,自製力弱的學生容易投機取巧。總之他認為(wei) 線上教學更多地考驗學生的上進心和自製力,老師不太可能也不能花太多課堂時間去監督學生。因此,作為(wei) 麵對麵授課的補充,二者應該合理分配安排教學重點(需要線下的堅持線下)。當然,在疫情的特殊情況下,提高線上授課效果,要在如何提高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上下功夫。

    2017級外交學專(zhuan) 業(ye) 的謝秋霞同學認為(wei) ,在線教學應注意把控課堂互動時間,雖然互動可以活躍課堂氛圍,但也需要把控時間和次數,避免延誤講課進度。老師可學會(hui) 操作分布會(hui) 議小組,將同學們(men) 分為(wei) 幾個(ge) 聊天室,然後再進入各個(ge) 聊天室聽同學們(men) 的討論,線上教學實際上能夠讓老師更能聽清楚學生的討論的新思想或者一些問題。教師應完善課堂監督機製,上課簽到點名提問應常態化、規範化,避免學生隻掛機不聽講甚至睡覺,尤其是攝像頭的使用可便於(yu) 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狀態。線上教學一大重要因素即網絡狀況(包括師生網絡狀況和平台流暢度),有時會(hui) 出現教師網絡狀況較差或是教學平台卡頓等情況,師生應保持及時溝通,通過學生代表反饋盡早解決(jue) ,必要情況下可以靈活調整教學時間,錯開“高峰期”,彌補“真空期”。

    2018級政治學與(yu) 行政學專(zhuan) 業(ye) 的蔡浩同學談到,疫情在肆虐全球的同時,也給許多領域帶來了轉型的契機,體(ti) 現在教育領域中,它將線上教學技術以近乎強製的方式在各個(ge) 學齡段普及,讓教學事業(ye) 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線上教育暴露出來一些不足,特別是師生互動的問題、軟件操作演示的問題、老師的多樣化教學方式或習(xi) 慣受到限製的問題、學生的線上展示無法得到充分鍛煉的問題、師生情感聯係被淡化(鏡頭麵前,老師失去了自己的個(ge) 人特征,學生那頭更成了未知而又神秘的吞噬老師聲音的黑洞)的問題等。不過,線上教學仍然有許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第一,線上教學像一層“遮羞布”,是某些羞澀靦腆同學的福音,大大提高了此類學生的發言積極性和課堂參與(yu) 度。第二,線上教學有助於(yu) 應對各種無法線下聚集上課的突發情況,不僅(jin) 僅(jin) 是對於(yu) 如新冠疫情一般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第三,如果老師允許,課程可以回放,像慕課一樣可以反複學習(xi) 觀看,避免學生上課將注意力過分集中在記筆記,淪為(wei) 一個(ge) 打字機器。

    2018級外交學的姚秘同學認為(wei) ,線上教學不是線下教學的備選,線上教學與(yu) 線下教學互為(wei) 良性補充。首先,線上教學是科技發展的產(chan) 物,隨著科技的進步,線上教學會(hui) 不斷發展完善,我們(men) 應該主動更好地去利用科技的發展成果,適應時代的變革,做好線上教育。線上教育是未來時代的潮流和選擇。現在認為(wei) 線上教育是線下教育的備選的人,多是基於(yu) 線上教育的缺點,而這些缺點隨著科技的發展,最終都會(hui) 被解決(jue) 。其次,線上教育具有許多線下教育沒有的優(you) 點。例如,對於(yu) 一些不需要很深的專(zhuan) 業(ye) 知識的非專(zhuan) 業(ye) 課,不需要與(yu) 老師深入溝通,或者在現實中也是大班教學,與(yu) 老師溝通很難的優(you) 秀的通識類課程,線上教育可以讓更多的同學分享優(you) 秀的教學資源;對於(yu) 一些既定的專(zhuan) 業(ye) 課的理論知識,線上教育可以讓同學們(men) 反複觀看,加深理解;線上教育還能充分利用學生碎片化時間,提高學生和老師的學習(xi) 和教學效率。因此,線上教學與(yu) 線下教學應互為(wei) 良性補充。我們(men) 應該做的是順應時代的潮流思考什麽(me) 樣的課適合線上教育,怎麽(me) 辦真正優(you) 秀的,讓老師學生都受益的線上教育。

    2019級政治學與(yu) 行政學專(zhuan) 業(ye) 的吳安童同學談到,在研討會(hui) 前一天晚間,他和學委吳月鎏動員了班上的所有同學,收集大家對過去一學期線上學習(xi) 的簡單看法,希望能從(cong) 班級整體(ti) 上了解同學們(men) 的想法。經過分析他們(men) 發現,線上學習(xi) 的不足比起優(you) 點,在同學們(men) 的學習(xi) 中有更普遍的體(ti) 驗、更讓同學們(men) 印象深刻。對於(yu) 線上學習(xi) 的優(you) 點,最多同學提出的是教師能夠下發更完整的學習(xi) 資料,以便更靈活地複習(xi) 、做筆記,還有同學提出線上學習(xi) 具有和通識課更適配的優(you) 點。對於(yu) 線上學習(xi) 的不足,最多同學提出的是師生互動不足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近四成提出該問題的同學將師生互動不足與(yu) 自身學習(xi) 效率低、容易走神關(guan) 聯起來;提及專(zhuan) 業(ye) 課與(yu) 通識課之比較的同學普遍指出了師生互動問題,並認為(wei) 線上專(zhuan) 業(ye) 課的師生互動情況不如線上通識課的互動情況。大部分提出該問題的同學也給出了解決(jue) 方案,如教師實施更嚴(yan) 格的簽到管理、布置當堂思考題、露臉直播、利用好直播平台的彈幕評論功能、布置多頻次的課後小作業(ye) 。還有些同學則提出了線上教學在學習(xi) 能力要求考核、技術設備、平時成績結算公正性等方麵的不足。

    2019級外交學專(zhuan) 業(ye) 的喻俊同學談到,線上教學有一些好的做法,如大多數老師會(hui) 將課程相關(guan) 學習(xi) 資料(課程PPT、相關(guan) 文章、教材、相關(guan) 視頻)共享至學生群內(nei) ,有利於(yu) 學生提前預習(xi) 、課後複習(xi) 和補充課堂知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線上課程中借助網絡平台學生課後私發消息問老師問題次數增加,但上課互動積極性依然不高;慕課學習(xi) 、課上課程錄製回放,給學生營造彈性的學習(xi) 時間,便於(yu) 學生課後查漏補缺,但這可能會(hui) 使學生依賴線上錄製課程而忽視老師課堂課程。為(wei) 此,他提出了一些建議:第一,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多使用聊天區功能,在上課過程中鼓勵同學在聊天區發言提問,同學對聊天區發言相對開視頻麥克風發言會(hui) 更有積極性,老師可以選擇在課後對聊天區問題進行解答;第二,可利用騰訊會(hui) 議等平台增加分組討論的環節,讓學生與(yu) 學生之間發生思想碰撞,而老師可以在每次討論時進入一組參與(yu) 討論,討論結束後可以選擇一段時間讓各組匯報討論情況;第三,在小班製的課堂中,可以增加同學的簡單自我介紹環節,一堂課全部人介紹或者每堂課2-3人介紹,創造學生和老師麵對麵交流的機會(hui) 。


    在最後的線上教學模式的利與(yu) 弊:自由討論環節,有多位老師就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模式的可持續性、新形勢下如何開展本科教學的實習(xi) 實訓、疫情防控與(yu) 留學生教學、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感受與(yu) 提升、通識課和專(zhuan) 業(ye) 課的線上教學有何不同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其中邢瑞磊老師談到,線上教學模式是疫情期間的一種特殊教學手段,在實行過程中,老師和學生曾就教學效果、課堂互動和網絡問題進行廣泛討論。他認為(wei) 線上教學是一種課堂主體(ti) 的革命。優(you) 點是通過網絡中介,老師和學生的關(guan) 係更為(wei) 扁平化,有利於(yu) 形成以學生為(wei) 主的課堂關(guan) 係革新;缺點是網絡和軟件成為(wei) 決(jue) 定課堂關(guan) 係的新主體(ti) ,教學方式、手段大部分受限於(yu) 網絡平台的功能,不利於(yu) 多元啟發式課程的開展。鑒於(yu) 此,線上教學是否延續應該根據課程性質而定,不宜一刀切。對有明確要求、授課內(nei) 容固定的一些課程,可嚐試繼續使用;對一些旨在培養(yang) 學生思維能力的課程,應謹慎或配套使用線上教學方式。

    朱海英老師談到,上學期她主講的《社會(hui) 調查與(yu) 統計分析》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但線上教學同學們(men) 參與(yu) 的積極性並沒有受到影響。一方麵,她在講授的基礎上,讓學有餘(yu) 力的同學去看其他更專(zhuan) 精的慕課資源;另一方麵,珞珈在線提供的線上作業(ye) 功能,有利於(yu) 她及時批改作業(ye) ,學生得到的反饋很及時。不過,線上教學對留學生帶來的問題較多,一是時差問題;二是國內(nei) 的線上教學軟件在國外不能下載或者不能使用;三是語言接受度問題,線上教學老師輸出的語音較快,而且沒有其他身體(ti) 語言輔助,他們(men) 能理解多少課程內(nei) 容存疑。她還強烈建議武大提高在線教學的軟件水平,或者外購。

    本次覆蓋政治學學科的教學研討會(hui) 是積極響應武漢大學深化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的一次嚐試。會(hui) 議得到了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領導及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大力支持。政治學係和國際關(guan) 係學係的老師、同學就線上教學各種問題所展開的討論既熱烈又深入,大家普遍反映受益頗多,取得了更多的共識和全新的見解,有助於(yu) 今後的教學工作和學科發展。


    (世界杯直播网政治學係、國際關(guan) 係學係供稿)


    Copyright ©2011-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世界杯直播网地址:世界杯直播网鄂ICP備05003330鄂公網安備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