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研究項目與(yu) 中國清潔發展機製基金管理中心項目的共同支持,世界杯直播网於(yu) 2014年3月22日舉(ju) 辦學術研討會(hui) ,會(hui) 議主題為(wei) “國際體(ti) 係中的氣候變化議題”。來自北京大學、複旦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財政部中國清潔發展機製基金中心、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的學者參加了會(hui) 議並做主題發言。
第一環節的研討主題為(wei) 氣候變化議題與(yu) 大國外交。複旦大學的薄燕副教授以《全球氣候變化治理機製的變遷 》為(wei) 發言主題,指出了當前國際環境法和國際關(guan) 係兩(liang) 種研究路徑的優(you) 勢與(yu) 不足,同時在簡化相應學術定義(yi) 的基礎上,以原則、規則為(wei) 切入點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氣候變化治理機製的的發展演變做了梳理分析。武漢大學的馮(feng) 存萬(wan) 副教授做了《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國對外氣候治理援助》的發言,他認為(wei) 中國實施氣候治理援助受到國家形象塑造、國際責任履行、國際壓力增大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目前的中國氣候治理援助以南南合作為(wei) 基本框架,塑造了重視發展、南北合作與(yu) 南南合作同行並進、平等互信及包容互鑒的外交理念,援助過程注重多邊與(yu) 雙邊、軟硬結合的方式,並對未來的發展提出了相應建議。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的趙行姝副研究員做了題為(wei) 《2014年美國氣候政策前景及其影響因素》的發言,對奧巴馬政府的氣候立場與(yu) 行動、美國國會(hui) 氣候立法的進程以及美國氣候政策的國家利益基礎做了深入剖析。世界杯直播网的博士生趙斌做了《全球氣候治理失靈與(yu) 新興(xing) 大國群體(ti) 化》的發言,針對全球氣候政治的製度結構、新型大國氣候政治群體(ti) 化及其形成機製做了相關(guan) 闡釋。
第二環節中,各位學者圍繞氣候變化展開了多維度的探討。世界杯直播网的周曉明博士作了《氣候變化與(yu) 國際河流水資源爭(zheng) 端》的主題發言,並對我國國際河流水資源爭(zheng) 端的主要表現與(yu) 應對提出了相應的觀點。華中師範大學的胡宗山教授以《國際氣候合作的政治學——理論分析與(yu) 政策建議》為(wei) 題,對中國總體(ti) 外交中的氣候外交展開闡述,認為(wei) 中國未來麵臨(lin) 的氣候外交壓力將空前增大,我國應提早製定應對戰略。武漢大學新聞傳(chuan) 播學院的林婕副教授作了題為(wei) 《氣候變化議題的媒體(ti) 報道及其解讀》的發言,指出我國新聞媒體(ti) 在氣候變化議題方麵的報道起步較晚,目前則麵臨(lin) 著行業(ye) 自律、記者偏見,問題剖析深度不足,氣候問題報道政治化的挑戰。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生王金鵬做了題為(wei) 《中國氣候變化立法的發展》的發言,從(cong) 外部背景、內(nei) 部需求、氣候變化立法的結構和層次、未來發展趨勢的評價(jia) 和展望等作了客觀分析。
第三環節的研討主題為(wei) “國際氣候治理合作與(yu) 融資”。中國清潔發展機製基金中心的溫剛研究員做了《從(cong) 巴厘路線圖到德班平台》的發言,對國際氣候變化談判進展、IPCC報告與(yu) 一些趨勢性的問題做了深入而全麵的闡述。外交學院國際關(guan) 係研究所的曲博副教授以《從(cong) 原則到製度:氣候資金監督機製建設》為(wei) 題,針對國際社會(hui) 氣候治理資金的製度設計、功能安排以及資金監管等問題提出了獨特而中肯的觀點,認為(wei) 製度設計應該具有議程設定、談判、執行、監督與(yu) 懲罰等功能。北京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的丁鬥做了題為(wei) 《氣候公約機製下的公共基金應發揮主導作用》的發言,針對發達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氣候治理責任分擔、氣候治理基金的籌措及管理給出了客觀而深入的分析。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黃棟副教授與(yu) 莊日慧碩士研究生介紹了東(dong) 盟國家麵臨(lin) 的氣候變化威脅以及目前實行的氣候治理政策,同時還對目前的中國與(yu) 東(dong) 盟氣候治理合作的領域和途徑做了主題發言。
在隨後舉(ju) 行的圓桌交流環節中,各位與(yu) 會(hui) 學者就研究課題設計、學科建設、文獻分析、政策熱點、前景展望等展開交流,為(wei) 氣候變化議題研究的完善與(yu) 進步建言獻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