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政治學論壇|“政治科學中的概念建構與量表開發——以政治文化與政治觀念研究為例”講座成功舉辦-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新)
您的位置: 首頁 > 正文
    學術活動
    珞珈政治學論壇|“政治科學中的概念建構與量表開發——以政治文化與政治觀念研究為例”講座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2024/05/21 08:14:11來源: 瀏覽次數:

    2024年5月18日晚,“珞珈政治學論壇”2024年第4期在學院106會(hui) 議室成功舉(ju) 辦。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肖唐鏢教授作題為(wei) “政治科學中的概念建構與(yu) 量表開發——以政治文化與(yu) 政治觀念研究為(wei) 例”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學院葉娟麗(li) 教授主持,校內(nei) 外30餘(yu) 名本碩博學生參加了本次論壇。 

    講座中,肖唐鏢教授首先指出概念的建構與(yu) 量表開發是政治科學研究的基礎工程和前沿工程。他認為(wei) 概念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對於(yu) 政治科學研究而言極為(wei) 重要,其中關(guan) 鍵性環節至少有4個(ge) ,即定義(yi) 、測量、數據采集與(yu) 分析。定義(yi) 是所有環節的基礎與(yu) 前提,具有三大功能:一是界定研究對象的屬性及其外延,以實現研究對象的標準化操作。二是理解與(yu) 分析對象的框架與(yu) 參照體(ti) 係,錨定研究的對象與(yu) 範圍。三是推動理論對話與(yu) 學術交流,推動學術進步。肖教授強調,測量是通向經驗細節之門,也是一切定量研究的基礎,但國內(nei) 外學界對研究問題、概念和測量缺少一些固定的指導規則,這種缺失應得到政治學界必要的重視。

    肖唐鏢教授認為(wei) ,目前國內(nei) 政治學領域的基本概念與(yu) 測量工具主要源自於(yu) 先發的西方社會(hui) ,多是對其經驗與(yu) 問題分析的產(chan) 物。由於(yu) “跨文化情境”等差異,一樣的概念及其量表在不同國家之間或有南轅北轍的效應。因此,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以“本土化”為(wei) 名而追求社會(hui) 科學自主性的實踐,在我國台灣和香港地區社會(hui) 科學界形成浪潮,並取得顯著成效。以胡佛為(wei) 代表的一批政治學者,經過數十年的開拓性努力,對推動政治科學在台灣地區的中國化作出重要貢獻。目前,心理學界、教育學界、管理學界、社會(hui) 學界與(yu) 傳(chuan) 播學界已出版多部以概念建構與(yu) 測量為(wei) 基礎的著作或譯著,政治學界也有部分學者在從(cong) 事概念建構與(yu) 量表開發工作。但肖唐鏢教授也進一步指出國內(nei) 政治學界有關(guan) 政治學基礎概念的建構與(yu) 測量仍缺乏係統性的反思、整理和研發工作,存在“操作主義(yi) ”流弊,具體(ti) 表現為(wei) :一是閉門造車,甚至學術“義(yi) 和團”;二是簡單的“拿來主義(yi) ”態度,進行“移植式”研究。目前國內(nei) 政治學界尚無一部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著作或譯著,甚至缺失基本的討論與(yu) 對話,更未形成基本的理論與(yu) 方法共識。

    在簡要評估中國政治科學研究中的概念及其測量後,肖唐鏢教授隨即介紹了國際學界中政治科學的概念建構與(yu) 量表開發的學習(xi) 借鑒之處。首先,需要明晰政治科學研究的概念建構不應止步於(yu) 提煉、發現或論證概念,還應當進一步操作化,進行概念驗證、建構測量工具,並以此為(wei) 基礎展開政治科學研究。此外,需要關(guan) 注概念建構和測量的兩(liang) 種傳(chuan) 統及其融合:一是薩托利傳(chuan) 統,即運用詮釋方法探討概念的字麵意義(yi) ,不太關(guan) 注概念與(yu) 經驗現象的聯係,概念的本質就是其內(nei) 涵,認為(wei) 概念化的一個(ge) 中心任務是將定義(yi) 性屬性與(yu) 附屬屬性區別開來,這是充分必要條件的概念觀。二是唯實論傳(chuan) 統,主張概念建構應包含針對該字詞所指涉客體(ti) 或現象做的理論性與(yu) 經驗性分析,概念的語義(yi) 會(hui) 隨經驗現象或人們(men) 理解的變化而變化,這是經驗主義(yi) 的實踐,依照維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路徑。三是融合論實踐,即融合闡釋主義(yi) 與(yu) 經驗主義(yi) 的路徑,將概念的“語詞”“意義(yi) ”與(yu) “指涉項”進行相互連接,並通過統計分析完成概念的建構與(yu) 量表開發。隨後,肖唐鏢教授指出了學者在概念建構與(yu) 測量時會(hui) 麵臨(lin) 理論與(yu) 方法的難題,對於(yu) 中國學者而言,還增加了調查資源有限、社會(hui) 環境敏感、成果產(chan) 出周期長、被理解和解釋過程漫長等難題。盡管如此,肖唐鏢教授仍然主張學者應本著科學的態度,在尊重與(yu) 反思國際學界前沿研究成果的同時,自覺地結合中國的本土情境,建構合理而科學的概念框架及其測量工具。

    肖唐鏢教授指出,政治科學中的概念建構具有三種實際操作方式:一是“經驗或數據驅動”方式,二是“理論驅動”方式,三是理論驅動與(yu) 數據驅動相結合的方式。針對國內(nei) 學界如何建構概念和發展一套固定的分析程序的問題,肖唐鏢教授提出了四點建議:首先,在概念建構與(yu) 量表開發時,應以概念對象的屬性為(wei) 基礎,建構合理的概念及其框架。其次,一方麵,應提煉學界的共識性屬性定義(yi) 概念,並建構“概念框架”的基本維度;另一方麵,應兼顧包容性內(nei) 涵,納入國際社會(hui) 尤其是中國情境中的可能性意涵,增加“概念框架”的包容性維度。此外,應以清晰的概念框架為(wei) 基礎,建構適用的測量框架。最後,基於(yu) 概念框架與(yu) 量表設計,應自主采集第一手的係統性數據,並通過科學方法來檢驗概念與(yu) 量表。隨後,肖唐鏢教授以政治文化和政治觀念的研究為(wei) 實例,闡述了政治科學概念建構及其量表開發的基本要求,應當兼具理論基礎與(yu) 經驗基礎,既要立足於(yu) 紮實而邏輯自洽的規範理論,又合於(yu) 經驗世界的基本事實。

    講座最後,肖唐鏢教授指出,應高度重視概念建構與(yu) 量表開發,這應是謀求社會(hui) 科學自主化、國際化的基本要求與(yu) 切實行動。在概念建構與(yu) 測量過程中,應堅持科學、求是與(yu) 包容的原則,摒棄簡單的拿來主義(yi) 與(yu) 義(yi) 和團態度。同時,他也強調,政治科學的概念建構與(yu) 量表開發是一個(ge) 綜合性的研究活動,係統性的理論工作、紮實的曆史與(yu) 現實關(guan) 懷、係統的科學方法訓練和良性合作的團隊合作等因素不可或缺。

    在交流提問環節,肖唐鏢教授與(yu) 在場師生進行了熱烈的互動,對同學們(men) 提出的建構解釋性概念應該遵循的尺度等問題,肖唐鏢教授進行了細致的解答。

    最後,葉娟麗(li) 教授進行了簡短總結。她說,肖唐鏢教授的分享內(nei) 容豐(feng) 富詳實,邏輯性強,深入淺出,不僅(jin) 提醒我們(men) 關(guan) 注政治科學研究中的概念建構與(yu) 量表開發,也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寶貴的學術啟示和思考,拓寬了我們(men) 的學術視野。

    供稿:官靜孌  供圖:曾紅



    Copyright ©2011-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世界杯直播网地址:世界杯直播网鄂ICP備05003330鄂公網安備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