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經濟與社會保障係舉辦“珞珈社保新生第一課”講座-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新)
您的位置: 首頁 > 正文
    學術活動
    公共經濟與社會保障係舉辦“珞珈社保新生第一課”講座
    發布時間:2024/10/18 07:33:56來源: 瀏覽次數:

    2024年10月17日上午,教育部人文社會(hui) 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社會(hui) 保障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第一首席專(zhuan) 家鄧大鬆教授為(wei) 社會(hui) 保障專(zhuan) 業(ye) 2024級碩、博研究生講授“珞珈社保新生第一課”。

    本次講座由公共經濟與(yu) 社會(hui) 保障係係主任孟穎穎教授主持,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黨(dang) 委書(shu) 記梁濤、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副院長王增文教授、公共經濟與(yu) 社會(hui) 保障係薛惠元副教授、洪麗(li) 副教授等社會(hui) 保障專(zhuan) 業(ye) 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梁濤書(shu) 記致辭)

    梁濤書(shu) 記首先致辭,她對鄧大鬆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鼓勵社保學子學習(xi) 鄧大鬆老師為(wei) 師、為(wei) 人、為(wei) 學、為(wei) 政的卓越品格,希望社保學子勤奮努力,為(wei) 社會(hui) 保障學科發展添磚加瓦。

    接下來,鄧大鬆教授帶領在座師生回顧了上世紀70年代至今,武漢大學社會(hui) 保障專(zhuan) 業(ye)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優(you) 的創建與(yu) 發展曆程,對武漢大學社會(hui) 保障專(zhuan) 業(ye) 的學科建設、人才建設及社會(hui) 影響工作進行了詳細回顧。鄧大鬆教授概括了社會(hui) 保障學科的五個(ge) 特點,即起步早、專(zhuan) 業(ye) 建設成果突出、科研產(chan) 出眾(zhong) 多、社會(hui) 影響較大和學科交叉融合發展。

    鄧大鬆教授指出,當前我國社會(hui) 保障事業(ye) 發展麵臨(lin) 新的挑戰和風險。

    其一,當今社會(hui) 實踐變化迅速,要求社會(hui) 保障基本理論體(ti) 係進一步發展完善。具體(ti) 而言,社會(hui) 保障由曆史範疇向永恒自然範疇轉變;社會(hui) 保障服務由公共性、普惠性向個(ge) 性化發展;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由一支柱向多支柱發展;社會(hui) 保障管理主體(ti) 由單一主體(ti) 向多元主體(ti) 轉變;社會(hui) 保障由單一保障向全麵全方位保障發展;就業(ye) 崗位和就業(ye) 內(nei) 容由相對穩定性向流動性和新業(ye) 態發展;社會(hui) 保障基金管理由屬地化向統籌化發展;社會(hui) 保障由本土化向國際化發展;社會(hui) 保障精算由傳(chuan) 統算法向雲(yun) 計算發展;社會(hui) 保障知識信息傳(chuan) 播由有線無線向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發展。

    其二,我國老齡社會(hui) 化、社會(hui) 老齡化嚴(yan) 重,養(yang) 老問題亟待關(guan) 注和解決(jue) 。人口健康條件改善,預期壽命增加,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上升,預計到203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獨生子女家庭養(yang) 老負擔大,失獨老人養(yang) 老困難,公共養(yang) 老機構數量較少且服務質量不高,私人養(yang) 老機構收費高昂,老年照護與(yu) 養(yang) 老服務發展任重道遠。

    其三,養(yang) 老金入不敷出。社會(hui) 各界對養(yang) 老金缺口的擔憂由來已久,如今問題愈發嚴(yan) 重。以何措施填補養(yang) 老金缺口還有待考量,擴大養(yang) 老金覆蓋麵、提高養(yang) 老保險繳費標準、漸進式延遲退休仍有各自的局限性。延遲退休年齡必需的三個(ge) 條件,即過剩的生產(chan) 資料、充足的就業(ye) 崗位、勞動人口的相對短缺,如今也尚未充分滿足,隻在部分群體(ti) 中有比較充足的實施基礎。

    其四,看病難、吃藥貴問題仍是老百姓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我國人均衛生支出水平已經超過了部分中等發達國家,管理體(ti) 製改革、公民預防保健意識提高可能是解決(jue) 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其五,基本養(yang) 老金全國統籌製約因素較多。是缺乏管理決(jue) 策執行力,還是地區利益保護主義(yi) 盛行,亦或是其他原因?鄧教授認為(wei) ,地區生產(chan) 力發展不平衡是導致統籌層次較低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也還有其他原因亟待探究。

    其六,人工智能時代下,我國社會(hui) 保障製度麵臨(lin) 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人工智能是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技術,能夠縮短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是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變革的重要驅動力。從(cong) 機遇來看,人工智能能夠優(you) 化社會(hui) 保障服務,提高前端社會(hui) 保障經辦的服務質量,完善後端社會(hui) 保障事務流程,幫助社保機構處理海量數據,提高辦事效率;人工智能可以廣泛應用於(yu) 養(yang) 老、醫療、就業(ye) 等領域,滿足人們(men) 多樣化的福利需求;還能夠提升社會(hui) 保障基金籌資水平,助力識別騙保行為(wei) 。從(cong) 風險來看,人工智能可能會(hui) 對就業(ye) 產(chan) 生替代效應,使得失業(ye) 人員增加,收入水平下降,失業(ye) 保險壓力加大;人工智能發展下出現的新就業(ye) 形式會(hui) 使社會(hui) 保險的參保資格變得模糊,工作內(nei) 容、工作地點、繳費主體(ti) 難以確認,必須思考如何明確勞動關(guan) 係;人工智能會(hui) 社會(hui) 貧富分化、擴大貧富差距,不利於(yu) 社會(hui) 公平。總之,要在新的背景下,對社會(hui) 保障製度的框架進行調整和發展。

    麵對這一係列風險和挑戰,鄧教授鼓勵社保師生接續努力、保持優(you) 勢、求索創新,做深入研究、交叉研究和邊緣學科研究,為(wei) 社會(hui) 保障學科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王增文教授總結)

    王增文教授對本次講座進行總結。他強調,珞珈社保師生應牢記“博達、求索、創新、奉獻”的品格,拓寬知識、善用工具、導學共建、做好當下,共同推動社會(hui) 保障學科和專(zhuan) 業(ye) 建設邁上新台階。

    最後,學生代表向鄧教授獻花,講座在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鄧教授的分享如撥雲(yun) 見日,為(wei) 社保師生未來研究和發展指明了方向

    (與(yu) 會(hui) 師生合影)

    Copyright ©2011-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世界杯直播网地址:世界杯直播网鄂ICP備05003330鄂公網安備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