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全球,深刻影響著社會(hui) 生活的方方麵麵。其中,以大學畢業(ye) 生就業(ye) 受到的衝(chong) 擊最受關(guan) 注。而早在新冠爆發之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就已麵臨(lin) 著人數過大、競爭(zheng) 愈發激烈等問題。為(wei) 應對疫情導致的形勢變化以及緩解畢業(ye) 生就業(ye) 困難等問題,政府及時出台了包含“全國高校一對一幫扶湖北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等政策,高校也在變革中不斷改進就業(ye) 指導,加大投入力度。
然而,這些政策是否真實有效?作為(wei) 政策對象的高校畢業(ye) 生對政策的了解和感受又如何?他們(men) 對當前就業(ye) 形勢又有什麽(me) 樣的思考及感悟呢?
在此背景下,來自世界杯直播网、電子信息學院、計算機學院、信息管理學院、法學院與(yu) 健康學院的10位同學,組成實踐隊伍,圍繞疫情形勢下湖北省應屆畢業(ye) 生對就業(ye) 政策的態度,開展了進兩(liang) 個(ge) 月的社會(hui) 調查,內(nei) 容如下。

圖1
(根據大家擅長方向安排工作)
一、前期:文獻收集與(yu) 問題設計
為(wei) 形成更科學嚴(yan) 謹、邏輯鮮明的問卷,以盡力得到真實有效的數據,在準備階段,我們(men) 對小組人員進行了明確分工,在中國知網、萬(wan) 方等平台查閱文獻資料,融合國際通用的Career Optimism、Job Search Clarity、Sex Discrimination and Perceived Barriers等量表,經過多次討論分析並根據指導老師的意見進行修改後,最終製定了共50個(ge) 條目的調查問卷。

圖2
(查資料圖片)
二、中期:電話訪談與(yu) 問卷發放
在充分準備後,我們(men) 與(yu) 來自武漢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e) 學院、湖北民族大學等湖北高校的20名畢業(ye) 生逐一進行電話訪談,經整理得到20份訪談資料。電子版問卷設計完畢後,我們(men) 通過問卷星在多個(ge) 平台發布問卷,最終收集到377份有效問卷。

圖3
(訪談提綱與(yu) 問卷設計討論截圖)

圖4
(與(yu) 指導老師交流問卷內(nei) 容截圖)
三、後期:回收數據與(yu) 整理分析
我們(men) 采用SAS9.4、STATA15.1進行數據統計與(yu) 分析,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運用均數、構成比、率進行統計描述;單因素分析,運用卡方檢驗、非參數秩和檢驗進行比較。

圖5
(運用軟件截圖)

圖6
(數據分析圖表)
陸遊曾在教子詩《冬夜讀書(shu) 示子聿》中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874萬(wan) 就業(ye) 生人數代表著激烈競爭(zheng) 、疫情導致市場受挫讓就業(ye) 問題雪上加霜、高校就業(ye) 率壓力帶來的標準降低,在此之前都隻停留在書(shu) 麵化的印象,而當與(yu) 多個(ge) 戰鬥在理想職業(ye) 求職戰場第一線的畢業(ye) 生深入交流後,當數據呈現在我們(men) 麵前,從(cong) 未有過的真實感撲麵而來,我們(men) 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種焦慮和彷徨。通過本次實踐活動,我們(men) 不僅(jin) 收獲了一個(ge) 有力量、和諧親(qin) 密的團隊,也體(ti) 會(hui) 到社會(hui) 實踐中往往存在著課堂上預想不到的挑戰需要團隊合作、溝通協商去克服。
文字記者:向德芳
圖片記者:文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