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位於(yu) 中國旅遊黃金帶上,具有“川西旅遊環線”、“環貢嘎山旅遊經濟圈”、“創造戰爭(zheng) 奇跡的紅色熱土”之稱。良好的區位交通優(you) 勢和豐(feng) 富的人文自然景觀,為(wei) 瀘定縣發展研學旅行提供了優(you) 質的資源稟賦。
8月22日-8月24日,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暑期調研團前往瀘定縣,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座談會(hui) 的方式,了解瀘定縣研學旅遊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為(wei) 瀘定縣研學旅遊的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第一站:興(xing) 隆鎮化林片區與(yu) 牛背山村
8月22日上午,調研隊首先去往瀘定縣興(xing) 隆鎮化林片區,隨後到達茶馬古道遺址,體(ti) 驗古人背茶越嶺。這段茶馬古道,尚未經過旅遊和商業(ye) 開發,仍保留著最原始的模樣,與(yu) 周圍的山林景觀融為(wei) 一體(ti) ,風景奇絕秀麗(li) 。同時,文化旅遊局的工作人員講到,為(wei) 了更好地保護開發茶馬古道,旅遊局規劃在古道本體(ti) 上建設架空玻璃棧道,以此在促進旅遊發展的同時實現文物保護。

(圖一:重走茶馬古道)
下午兩(liang) 點,調研隊驅車到達牛背山村,由牛背山村書(shu) 記帶領調研隊參觀當地民宿旅遊業(ye) 。村書(shu) 記講到,如今牛背山村民宿的經濟模式主要為(wei) 集體(ti) 經濟,將村民的閑置房屋和土地流轉後外包,由承包商經營。未來牛背山村將鼓勵動員村民積極投身旅遊經濟開發,獨立自主建設特色旅遊民宿。

(圖二:在牛背山村調研)
第二站:杵坭櫻桃穀景區、飛奪瀘定橋紀念館、四川長征幹部學院瀘定分院
8月23日,調研隊開始了第二天行程,首先驅車前往瀘定縣杵坭櫻桃穀景區。雖然八月末的櫻桃穀已尋覓不到櫻桃的蹤跡,但茂盛的植被與(yu) 湛藍的天空依舊昭示著風景的妍麗(li) 。景區內(nei) 的瀘定老宅山莊民宿老板向我們(men) 介紹莊內(nei) 種植的各式瓜果,從(cong) 柿子、青梨到葡萄,充分展露瀘定在水果種植方麵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優(you) 勢。再沿著道路側(ce) 邊的火把前行,調研隊在重走長征路中感悟到這片紅色熱土所富含的激情。
下午三點半左右,調研隊來到了紅軍(jun) 飛奪瀘定橋紀念碑公園內(nei) 的紀念館,跟隨講解員的步伐,以時間為(wei) 序對館內(nei) 四部分進行參觀學習(xi) ,對紅軍(jun) 飛奪瀘定橋的驚、險、奇、絕以及對中國革命所產(chan) 生的重大意義(yi) 有了進一步了解。隨後,調研隊沿著以曆史節點地理位置為(wei) 劃分製作的浮雕與(yu) 身側(ce) 湍急的大渡河,漫步於(yu)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步行道,切實感受到長征精神的優(you) 秀傳(chuan) 承與(yu) 紅色教育的感染作用。

(圖3:參觀飛奪瀘定橋紀念館)
來到瀘定橋西橋頭,調研隊成員在指導下穿好救生衣,排隊進行過橋體(ti) 驗。懸空的鐵索橋在力的作用下左右搖擺,狹窄的通行木板更是增添了過河的刺激性,結合之前在館內(nei) 所學習(xi) 到的紅軍(jun) 飛奪瀘定橋的英雄事跡,更加感悟到革命軍(jun) 人的英勇精神與(yu) 頑強鬥誌。
下午五時十分,調研隊返回四川長征幹部學院甘孜瀘定分院,進行武漢大學到瀘定縣開展旅遊課題研學座談會(hui) 。會(hui) 中,甘孜縣黨(dang) 校曾校長對長征幹部學院瀘定分院的組織結構、建設工期、課程設計等進行了細致講解。隊員們(men) 就教學內(nei) 容、學員結構、部門協同等方麵展開追問,在交流中加深了對黨(dang) 校教育的認識,受益匪淺。

(圖4:長征幹部學院座談會(hui) )
第三站:嵐安古鎮、瀘定縣文化旅遊局
8月24日是調研的最後一天,調研隊驅車前往瀘定縣嵐安古鎮。嵐安古鎮是一處集民風民俗、民族文化與(yu) 紅軍(jun) 長征曆史遺址於(yu) 一身的地方。調研隊先後拜訪了嵐安紅軍(jun) 司令部舊址、區蘇維埃舊址、嵐安紅軍(jun) 烈士紀念碑等紅色文化資源,向當地工作人員和駐村幹部了解文化遺址保護現狀和紅色旅遊發展的可行性。隨後,調研隊還前往嵐安鎮歸山牧雲(yun) 民宿,體(ti) 驗群峰環繞,煙嵐霧靄的美感。

(圖5:參觀嵐安紅軍(jun) 烈士紀念碑)
下午,調研隊前往瀘定縣文化旅遊局就研學旅遊課題開展深入訪談。工作人員首先向我們(men) 係統介紹了瀘定縣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現狀,然後講解了瀘定縣當下發展“研學旅遊”和“全域旅遊”的設想,以及“全域旅遊規劃”、“康養(yang) 旅遊規劃”、“創意產(chan) 業(ye) 園區規劃”、“片區專(zhuan) 項規劃”四項發展路徑。調研團成員隨後就瀘定縣研學旅遊的優(you) 勢和不足、社會(hui) 資本助力研學旅遊、媒體(ti) 宣傳(chuan) 與(yu) 產(chan) 品包裝、旅遊與(yu) 生態問題的平衡、智慧旅遊等諸多專(zhuan) 題和問題展開交流,獲得了滿意的答複。

(圖6:瀘定縣研學旅遊座談會(hui) )
調研感悟
1、 薛錦娜
瀘定縣是甘孜州的東(dong) 大門,是進藏出川的門戶,具有獨特的區位優(you) 勢。我們(men) 團隊圍繞“研學旅遊”進入瀘定縣開展調研,通過實地走訪和座談會(hui) ,了解到瀘定縣具有豐(feng) 富的資源稟賦,“山上有風景,山下有民俗”,自然風光有貢嘎山、牛背山、大渡河,民族風情有藏羌彝民族融合。同時,瀘定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以瀘定橋聞名的紅色熱土。歸功於(yu) 黨(dang) 和政府的大力扶持,瀘定縣形成了包含雅康高速、318國道和217省道的交通網絡,鋪建了一係列基礎設施,為(wei) 開展研學旅遊準備了條件。但作為(wei) 西部欠發達地區,瀘定縣在資金、技術和專(zhuan) 業(ye) 人才等方麵仍有所欠缺。通過此次調研,希望我們(men) 團隊能夠以“研學旅遊”為(wei) 抓手為(wei) 瀘定旅遊業(ye) 發展作出有益探索,提出合理化建議,推動瀘定縣整體(ti) 經濟發展,以旅遊產(chan) 業(ye) 帶動脫貧致富。
2、 許鈺淇
在此次前往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的調研中,當地多樣的自然景觀與(yu) 深厚的人文底蘊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cong) 茶馬古道到瀘定橋,從(cong) 化林坪到牛背山……瀘定縣不僅(jin) 具有豐(feng) 富的資源優(you) 勢,並且幹群一心,對進一步整合升級當地文旅模式充滿了熱情和渴望。通過參觀、座談和深度調研,我們(men) 多維度地了解了當地發展研學旅遊的狀況,也認識到即使前方仍有困難亟待解決(jue) ,但依托“中國紅色第一橋”所紮根的紅色基因勢必為(wei) 當地發展研學旅遊打下堅實的基礎、供給靈感的源泉,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將會(hui) 助力瀘定在未來的文旅融合發展中煥發生機與(yu) 活力。
3、 張靜
“金沙水拍雲(yun) 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大渡河上,二郎山間,造就紅軍(jun) 飛奪瀘定橋的長征佳話。有幸走進瀘定橋紀念館,聽講解員講甘孜會(hui) 師的紅軍(jun) 奇跡;走在大渡河沿岸,透過勇士碑感受紅軍(jun) 長征的艱難險阻;走在瀘定橋上,身臨(lin) 其境體(ti) 悟飛奪瀘定橋的驚心動魄。二萬(wan) 五千裏長征路,集中體(ti) 現工農(nong) 紅軍(jun) 不怕犧牲、敢於(yu) 勝利的頑強拚搏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革命先烈化成橫臥的石碑,最好的紀念就是保存永不褪色的紅色資源;當後來者緬懷那段歲月,最好的學習(xi) 就是研究學習(xi) 其不朽的價(jia) 值和力量的源泉。適值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瀘定縣應繼續主動采取多項措施讓長征文物“活起來”,大力發展研學旅遊,在感悟紅軍(jun) 長征集體(ti) 記憶中傳(chuan) 承中華民族精神譜係。
4、 王嘉銘
為(wei) 期三天的實地體(ti) 驗和深入調研讓我領悟到了瀘定縣獨特的自然和人文魅力。行走在牛背山、二郎山下,我感受到了“山上有風景,山下有民俗”的獨特美景,了解了當地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現狀。重走長征路、體(ti) 驗瀘定橋,我身臨(lin) 其境的感受到了當年紅軍(jun) 長征時無畏的氣魄。這些既是需要細心嗬護的資源,也是可以加以開發利用帶動當地脫貧致富的寶貴財富。通過走訪和實地調研,我深深感受到了黨(dang) 和政府、當地幹部和民眾(zhong) 在嚴(yan) 守“不搞大開發”的生態紅線的同時,大力發展研學旅遊業(ye) 所作出的種種努力和成果。盡管作為(wei) 欠發達地區,瀘定縣在研學旅遊產(chan) 業(ye) 的專(zhuan) 業(ye) 人才、資金投入等方麵仍有所不足,但我相信瀘定縣的研學旅遊產(chan) 業(ye) 一定能夠煥發生機與(yu) 活力。
5、 張馨月
從(cong) 課堂走向社會(hui) ,我接觸到以往從(cong) 未接觸過的課題和群體(ti) ,踏上川西高原的土地、實地考察待開發的旅遊項目、與(yu) 文旅局人員麵對麵訪談,邁出的每一步都讓我更多了解到甘孜州瀘定縣研學旅遊發展的狀況,也感受著自己知識和經驗的增進。在甘孜州瀘定縣調研的三天裏,我們(men) 走訪瀘定橋、紅軍(jun) 飛奪瀘定橋紀念館及多個(ge) 旅遊景點,感受當年紅軍(jun) 長征時的英勇無畏和瀘定縣壯美奇絕的風景。同時了解到,瀘定縣將主打紅色研學旅遊項目。如何將各個(ge) 分散的景點整合成為(wei) 串聯的研學旅遊線路、應將瀘定縣的研學旅遊定位麵向哪類群體(ti) 、如何擴大該縣研學旅遊的知名度都是我們(men) 確需思考的問題。通過此次調研,我對研學旅遊發展現狀及趨勢也更進了解,相信在之後的發展研究中,我可以為(wei) 如何加強創新、推動研學旅遊高質量發展這一項重要課題貢獻一份力量。
6、 鄒存玉
為(wei) 期五天的赴甘孜州瀘定縣開展的以研學旅遊為(wei) 主題的調研活動帶給我很多觸動。作為(wei) 在中原地區生長了二十年的人,川西重重疊疊、延綿不絕的群山帶給我極大震撼,當地為(wei) 發展研學旅遊、改善民生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讓我感動。其中,作為(wei) 發展研學旅遊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瀘定縣內(nei) 民宿的修建已是較為(wei) 成熟可觀,且極具本地特色,其創新性采用土地流轉的方式對居民閑置房屋進行二次改造,極大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發展成本,減輕財政壓力。作為(wei) 紅色熱土,瀘定縣具有優(you) 秀的紅色教育資源,相較於(yu) 甘孜州內(nei) 其他地區,瀘定本地的氣候、生物等地理資源較為(wei) 優(you) 越,依托於(yu) “全域旅遊”品牌建設,瀘定縣研學旅遊產(chan) 業(ye) 的發展具備相關(guan) 基礎。目前,仍存在的提高知名度問題還需加強與(yu) KOL、MCN、相關(guan) 社交網絡平台的聯係合作,促進“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