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政治學論壇 “當代中國國家治理體係中的官僚製與政治動員”講座成功舉辦-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新)
珞珈政治學論壇 “當代中國國家治理體係中的官僚製與政治動員”講座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2024/11/19 08:28:40來源: 瀏覽次數:

2024年11月16日,“珞珈政治學論壇”2024年第8期在學院106會(hui) 議室成功舉(ju) 辦。北京大學徐湘林教授作題為(wei) “當代中國國家治理體(ti) 係中的官僚製與(yu) 政治動員”的學術講座。活動由學院院長劉偉(wei) 教授主持。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林雪霏,南京市委黨(dang) 校牟飛潔,學院陳剛、呂普生、張平、朱成燕等老師以及校內(nei) 外本碩博青年學子共60餘(yu) 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講座伊始,劉偉(wei) 教授對徐湘林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就其學術成就進行了介紹。徐湘林教授長期從(cong) 事比較政治學、中國漸進政治體(ti) 製改革、社會(hui) 轉型與(yu) 國家治理、政治學本土化等方麵的教學和研究,出版專(zhuan) 著《尋求漸進政治改革的理性》和譯著《公民文化》《理性選擇理論的病變》等。

徐湘林教授以政策過程的中層理論為(wei) 視角,觀察分析中國現代國家治理中的官僚製和政治動員問題,探討政黨(dang) 的政治動員體(ti) 製在國家基礎權力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和可能的困境。他認為(wei) ,國家和社會(hui) 的政治實踐的本質是對社會(hui) 的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的權威性分配,在現代國家和社會(hui) 中這種權威性分配是通過製定和執行公共政策來實現的。因此,關(guan) 注中國政策製定和執行的過程能夠連接國家治理的宏大敘事和微觀經驗觀察,實現國家治理從(cong) 政治話語向學術話語的轉換,建構自主知識體(ti) 係。徐教授進一步提出,研究中國政治實踐中政策製定、執行、反饋的動態過程,需要關(guan) 注科層官僚製和政黨(dang) 政治動員。

首先,就科層官僚製而言,改革開放後,中國通過漸進式的政治體(ti) 製改革建設並完善了現代科層官僚製,以實現/保證現代化國家的有效治理。具體(ti) 而言,政治體(ti) 製改革為(wei) 科層官僚製提供了管理人才和製度保障:其一是幹部製度改革和幹部隊伍的四化建設,推動了政治精英從(cong) 革命家到技術官僚的轉換;其二是機構改革和法製建設,使國家治理體(ti) 製走向理性化和製度化。但是,徐教授以浙江浦江縣“五水共治”為(wei) 例,提出在實際的政治運作中科層官僚製存在無法克服的弊病。在上層的壓力、底層的反抗和科層官僚製的抵製三重壓力的作用下,地方黨(dang) 政精英為(wei) 了完成高負荷的政治任務,找回並改造了政治動員的傳(chuan) 統技術。

其次,徐教授回溯了政治動員的曆史並將其抽象為(wei) 歸納性的概念。其一,在政治動員的曆史方麵,革命年代行之有效的政治運動手段在國家建設初期得以延續,政治運動成為(wei) 政黨(dang) 整合社會(hui) 階層利益,推動社會(hui) 經濟發展,將自己的政治主張轉化為(wei) 國家政策的重要政治手段,有效應對了新中國成立以後黨(dang) 麵臨(lin) 的亟待解決(jue) 的重大問題。政治動員融入到共產(chan) 黨(dang) 的政治體(ti) 製中,內(nei) 化成為(wei) 一種組織記憶。其二,在政治動員的概念方麵,徐教授區分了政治運動和政治動員,提出了政治動員的學術概念,將政治動員定義(yi) 為(wei) 國家權威機構或特定政治領導(群體(ti) ),以某種係統的價(jia) 值觀或信仰,說服、誘導或強製本政治團體(ti) 成員和其他社會(hui) 成員的認同和支持,引導其自願服從(cong) 和主動配合,以實現特定政治決(jue) 策規定的目標和任務的行為(wei) 過程。徐教授進一步提出,政黨(dang) 作為(wei) 政治國家主體(ti) ,作為(wei) 政治動員發起者、組織者以及協調政治與(yu) 行政關(guan) 係的體(ti) 製機製,其在國家治理中的地位和政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應該被重新認識。

最後,在科層官僚製和政治動員的關(guan) 係方麵,徐教授根據政治動員能力和科層官僚製的強弱,劃分兩(liang) 者存在的四種關(guan) 係:黨(dang) 政分開、黨(dang) 的一元化領導、依法行政和無政府狀態。他認為(wei) ,盡管科層官僚行政體(ti) 製和政治動員體(ti) 製存在張力,但是兩(liang) 者能在國家治理的體(ti) 製內(nei) 實現共存、互動、合作。在現代國家治理中,行政國家和政治國家是相輔相成的,一個(ge) 純粹的行政國家無法推動社會(hui) 變革和應對重大社會(hui) 危機,而政治國家通過整合國家資源去麵對重大挑戰,彌補了科層官僚體(ti) 製/行政國家的不足。

徐教授總結並提出展望,政治動員的政治功能和組織記憶是其存在的基礎,但是其作為(wei) 一種運用自上而下專(zhuan) 斷性權力的技術,必須要有適當的製度性製約,如何將政治動員製度化、程序化以實現政治動員體(ti) 製與(yu) 法製體(ti) 製的契合和製約,是未來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在交流互動環節中,現場的老師和同學們(men) 踴躍提問,就講座中所涉及的相關(guan) 問題和政治動員的作用範圍、製度性約束以及科層官僚製和政治動員體(ti) 製的協調方式等問題,同徐湘林教授進行了交流與(yu) 討論。現場氛圍熱烈,在觀點的碰撞中,大家都受益匪淺。劉偉(wei) 教授作總結,並談到他從(cong) 這次講座中所得到的三點啟示。其一,對於(yu) 當代中國政治的研究,無論是國家治理還是政治運行,都要進入中國政治體(ti) 係本身。其二,理解中國政治,需要深入地理解中國政治的曆史和經驗事實,不能受到過多意識形態和先入為(wei) 主的陳見的影響。其三,在研究過程中要嚐試建構具有普遍解釋力的概念和理論,進行學術化的處理。

本次講座圓滿結束,老師和同學們(men) 紛紛表示對政治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相信在未來的學術旅程中,同學們(men) 會(hui) 潛心向學、問道遠方,為(wei) 推動學科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貢獻力量。

(供圖、供稿:蘇彩瓏)


Copyright ©2011-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世界杯直播网地址:世界杯直播网鄂ICP備05003330鄂公網安備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