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星期五晚7點, 第43期“珞珈政治學博士生學術沙龍”在學院332會(hui) 議室順利舉(ju) 辦。本期學術沙龍的主題是“公共政策效應評估:何以可能?何以可為(wei) ?”,主講人為(wei) 武漢大學“十大學術之星”、社會(hui) 保障研究中心2017級博士研究生楊晶,政治學理論、中外政治製度、社會(hui) 保障以及行政管理等專(zhuan) 業(ye) 的博士生、碩士生以及本科生參加了本次沙龍。

楊晶的報告主要從(cong) 以下三個(ge) 方麵展開:1、如何正確運用計量經濟模型進行實證分析——實證分析中的數據、模型與(yu) 參數;2、準自然實驗與(yu) 效應評估(PSM、DID、PSM-DID);3、回顧與(yu) 反思:如何避免定量研究在公共管理學科的濫用。楊晶首先從(cong) 經濟模型切入,和同學們(men) 分享了如何選擇模型,怎樣發掘經濟數據以及計量經濟學的統計檢驗問題。其次,楊晶提到了準自然實驗在社會(hui) 科學領域運用的必要性,同時,還通過案例介紹了準自然實驗的評估方法:傾(qing) 向值匹配(PSM)、雙重差分法(DID)、傾(qing) 向得分倍差法(PSM-DID)。最後,楊晶提醒大家,規範的定量研究,應當符合以下兩(liang) 個(ge) 標準:一是概念構建清晰、邏輯關(guan) 係明確。隻有概念清晰才能確定變量,隻有邏輯關(guan) 係明確才能構造變量間的關(guan) 係,進而對假設能夠進行操作式的檢驗。二是解決(jue) 有限問題,並在問題解決(jue) 過程中實現思想、方法和工具的統一。

在互動環節,同學們(men) 踴躍發言,就計量工具的實操、期刊選擇、論文寫(xie) 作的規劃等多個(ge) 方麵進行提問。楊晶對此分別做了耐心的解答。他提到,一項成功的公共管理學研究,隻有具備有意義(yi) 的選題、有解釋力的方法、不脫離真實世界的預設,實現思想、方法、工具的統一,才有價(jia) 值,才能切實為(wei) 學科發展和國家、社會(hui) 發展做出貢獻。規範的定量研究為(wei) 我們(men) 使用定量方法提供了借鑒和經驗,但是要擺脫定量研究在公共管理學科的濫用,從(cong) 而走出“精致的平庸”,就必須要從(cong) 選題、方法和預設上下足功夫。
提問交流環節結束後,本期學術沙龍進入尾聲,同學們(men) 在交流中互相學習(xi) 、互相啟發。此次沙龍楊晶將自己的寶貴經驗傾(qing) 囊相授,同學們(men) 收獲滿滿。最後,同學們(men) 對楊晶的分享表示了深深的謝意,本期學術沙龍在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