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5月22日晚上,密歇根大學政治學係高敏(MARY E.GALLAGHER)教授做客武漢大學“珞珈政治學論壇”,在學院332會(hui) 議室作了題為(wei) “全球化是否會(hui) 破壞現代化(Does Globalization Undermine Modernization)”的學術報告,論壇由劉偉(wei) 老師主持。本院陳剛、張平、王增文、何祥武、樓笛晴等老師及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參加了本次論壇。
“市場性民粹主義(yi) ”是高敏教授本次報告的一個(ge) 核心主題。在她看來,市場性民粹主義(yi) 已經在美國興(xing) 起,在這一過程中,美國人對全球化和貿易愈發不滿、對政治精英和政黨(dang) 體(ti) 係也不再那麽(me) 信任。因此,市場性民粹主義(yi) 逐漸表現為(wei) 以下幾個(ge) 方麵:(1)對政府政策方案的不信任;(2)對政府組織的不信任;(3)經濟民族主義(yi) 和地方主義(yi) ;(4)美國人逐漸萌發出將經濟邊界和政治邊界統一起來的願望。與(yu) 此同時,高敏教授指出,中國震撼(China Shock)亦是分析市場性民粹主義(yi) 時不可忽略的一個(ge) 因素。事實上,在受中國貿易競爭(zheng) 影響最大的地區,政治極化與(yu) 經濟民族主義(yi) 現象變得愈發突出,作為(wei) 後果,在這些地區,公共意見向右翼發展、國會(hui) 議員候選人也變得越來越極端、在總統選舉(ju) 中越來越傾(qing) 向於(yu) 共和黨(dang) 候選人等。
那麽(me) ,在中國快速崛起的背景下,美國普通工人又是如何看待全球化的呢?這是個(ge) 有趣的問題,也是高敏教授報告後半部分的主題。通過對“美國汽車行業(ye) 的工人對全球化的態度”的持續研究,高敏教授為(wei) 我們(men) 揭示了普通美國汽車行業(ye) 工人對貿易的獨特看法。這一部分內(nei) 容由四個(ge) 主題構成:首先是經濟民族主義(yi) 的興(xing) 起,美國汽車行業(ye) 工人越來越強調國家競爭(zheng) ,與(yu) 此同時傾(qing) 向於(yu) 運用非市場因素去解釋其他國家的比較競爭(zheng) 優(you) 勢,更加出乎我們(men) 意料的是,他們(men) 也越來越反對通過國際機製去解決(jue) 貿易爭(zheng) 端;其次,美國汽車行業(ye) 工人仍然是親(qin) 市場、反政府監管的,對政府力量抱有強烈的懷疑;再次,他們(men) 開始越來越擔心本社區的社會(hui) 問題,並且擔心產(chan) 業(ye) 的喪(sang) 失會(hui) 摧毀社區,並將全球化衝(chong) 擊定義(yi) 為(wei) 社會(hui) 危機——吸毒、婚姻破裂、教育失敗等,在這個(ge) 過程中,安土重遷和政治身份的自我界定進一步強化了人們(men) 之間的分歧;最後,高敏教授為(wei) 我們(men) 展示了普通工人的迷茫,這種迷茫部分產(chan) 生於(yu) 在工人、消費者和公民這三個(ge) 角色中的頻繁切換,這種迷茫可能會(hui) 進一步擾亂(luan) 他/她們(men) 的生活和認知。
美國汽車行業(ye) 工人的這些觀點某種程度上也正是市場性民粹主義(yi) 的反映。也正因此,高敏教授在最後再次強調了市場性民粹主義(yi) 的興(xing) 起,闡述了其相應的特點。她認為(wei) 在市場性民粹主義(yi) 中暗含著一條因果解釋鏈條:貿易震動導致選舉(ju) 競爭(zheng) 的改變,由此導致候選人紛紛轉向左翼,形成反華傾(qing) 向和經濟民族主義(yi) 立場,最終導致特朗普2016年的大選勝利。可以說,市場性民粹主義(yi) 是特朗普獲勝的原因,而不是其獲勝的結果,而且可以預期的是,市場性民粹主義(yi) 在特朗普之後仍會(hui) 繼續存在。與(yu) 此同時,在市場性民粹主義(yi) 的潮流之下,美國的兩(liang) 黨(dang) 針對經濟形成了相同的觀點,但仍然在解決(jue) 途徑上存在分歧。至於(yu) 美國人民的市場原教旨主義(yi) 是否會(hui) 發展為(wei) 封閉的市場,仍然值得我們(men) 思考。
隨後,高敏教授與(yu) 在場師生熱烈互動,回答了包含中美貿易戰、中美關(guan) 係、國際政治理論在內(nei) 的多個(ge) 問題,高敏教授的回答也贏得了在場師生的熱烈掌聲。(政治學與(yu) 行政學係 邊東(dong) 東(dong) ,黃佳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