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2月24日上午,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廣東(dong) 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學城市與(yu) 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豔玲教授做客武漢大學“珞珈國家治理論壇”,在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332會(hui) 議室作了題為(wei) “四十年的學術想象”的學術報告。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行政管理係主任陳世香教授主持論壇。
何豔玲教授首先對40年來改革的階段曆程、基本任務結構及其運行方式實踐及其理論認知進行了係統的闡述,指出改革開放的進程分為(wei) 重新認識市場,重新認識社會(hui) ,及重新認識黨(dang) 的領導三個(ge) 發展階段,係統地闡釋了建國以來我國基本矛盾-中心任務-組織任務的轉移、變遷及相互之間的內(nei) 在邏輯,並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治理的運作方式經曆了從(cong) 總體(ti) 支配向技術治理再向總體(ti) 治理過渡的曆史變遷,其中總體(ti) 治理是基於(yu) 總體(ti) 支配和技術治理基礎之上的一種複合型治理運作方式。其次,何豔玲教授提出方法論與(yu) 研究立場轉變是更好地解釋改革的重要途徑。她認為(wei) ,一方麵,改革是一個(ge) 非常複雜的結構,其結構具有關(guan) 聯性和延續性,應將研究視角建立在更加宏大的曆史發展背景下;另一方麵,作為(wei) 結構的改革,最重要的不是變成先在的預設結構,而是保持結構平衡以及結構內(nei) 部不同要素的平衡。在此方法論基礎上,對於(yu) 任何具體(ti) 改革的分析節點、邏輯起點乃至價(jia) 值起點都將具有更長的鏈條,並在更縱深的立體(ti) 層麵得出結論。最後,何豔玲教授通過對於(yu) 西方當代中國研究的“國家與(yu) 社會(hui) ”範式確立的案例介紹,闡述了更好地解釋40年改革曆程的可能思路。她強調了社會(hui) 、文化和個(ge) 體(ti) 對於(yu) 研究過程的影響,認為(wei) 理論概念的產(chan) 生往往摻雜著社會(hui) 、文化背景和個(ge) 體(ti) 特性不同所帶來的差異,因而,需要研究者更持續、更誠懇的自我反思作為(wei) 研究假設提出和研究方法使用的前提,而好的政治與(yu) 行政研究更加需要紮實的社會(hui) 研究、文化研究和個(ge) 曆程研究作為(wei) 支撐。
在互動環節,何豔玲教授就中國場景下的理論構建、大數據時代公共行政研究方式轉變等問題與(yu) 現場師生進行了交流和互動。此次報告是由武漢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專(zhuan) 業(ye) 學位教育中心和世界杯直播网行政管理係共同舉(ju) 辦的“珞珈國家治理論壇”第三次講座。(黎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