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張鳳陽教授來我院作學術講座(圖文)-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新)
南京大學張鳳陽教授來我院作學術講座(圖文)
發布時間:2018/01/12 09:11:30來源: 瀏覽次數:

2018年1月8日晚,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張鳳陽教授在我院332教室作了一場題為(wei) “民族主義(yi) 之前的‘民族’:一項概念史考察”的學術報告。報告會(hui) 由政治學與(yu) 行政學係張星久教授主持。華中科技大學的閆帥、餘(yu) 泓波,武漢科技大學的張雅勤,本院的陳剛、唐皇鳳、劉偉(wei) 、曹龍虎等老師及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參加了此次報告會(hui) 。

mmexport1515510902335.jpg

在報告中,張鳳陽教授首先介紹了自己對概念史這一學科充滿興(xing) 趣的原因,並講述了自己為(wei) 何最終決(jue) 定用概念史的方法來解釋“民族”這一概念。然後,張鳳陽教授對概念史這一學科及相關(guan) 研究方法進行了一個(ge) 大體(ti) 的介紹。基於(yu) 概念史的學科界定,隻有達到了時間化、民主化、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四化)後,一個(ge) 關(guan) 鍵詞才能被定義(yi) 為(wei) 基本概念。接著,張鳳陽老師指出了當下人類學、民族學、政治學等學科的現有研究對“民族”概念的研究不足這一問題,並舉(ju) 例說明了漢語對“民族”一詞使用的混亂(luan) 。在此基礎上,張鳳陽教授提出了觀察民族共同體(ti) 的兩(liang) 個(ge) 維度,即有限性的對外關(guan) 係維度和聚合性的對內(nei) 關(guan) 係維度。最後,張鳳陽教授就“民族”這一概念如何漸次達到“四化”標準做了進一步的講解。在古典語境中,表達民族的詞匯“gens”與(yu) “natio”存在著二元區隔,古羅馬人最早用“gens”表示高貴的本民族人,而用“natio”表示外來的、野蠻的非羅馬外邦人。然而,在之後的曆史發展中,為(wei) 何“natio”代替了“gens”,成為(wei) 了“民族”?張鳳陽教授對這一轉變過程背後的機製進行了梳理、解釋,將這一轉變過程具體(ti) 分為(wei) 了四波:第一波是基督教對古羅馬的價(jia) 值翻轉,顛倒的“鏡像效應”使得這兩(liang) 個(ge) 詞的概念發生了轉換。第二波是因為(wei) “nation”在中世紀大學中的世俗化運用。第三波是隨著領土型國家的建構,“nation”一詞逐漸合法化。第四波是在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中,對“民族”這一概念的新版論述。

mmexport1515510918206.jpg

報告最後,張星久老師作了總結發言。他指出,張鳳陽教授通過引用一個(ge) 新的、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從(cong) “民族”這樣一個(ge) 很小的概念生發出宏大的曆史脈絡,“民族”概念的界定,看著是個(ge) 小問題卻是大視野,是非常好的學術方法展示;另外,現代性主要體(ti) 現在現代概念上,甚至可以做進一步理解叫做現代語言。我們(men) 要通過完型了的現代概念,通過其曆史生成過程,來解釋現代性。這背後的哲學支撐是現代西方的語言學,其中有兩(liang) 點可以幫助我們(men) 理解張鳳陽教授的研究,一是語言的意義(yi) ,二是語言遊戲規則。語言的意義(yi) 有賴於(yu) 其使用者,而語言規則需要使用者的認同。現代性的世界曆史,在某種意義(yi) 上就可以理解為(wei) 現代觀念生成的曆史。

張鳳陽的學術報告內(nei) 容充實、視野廣闊,既開拓了在場師生的眼界,給人以極大的啟發,也深化了大家對相關(guan) 問題的思考。

(政治學與(yu) 行政學係供稿圖)

分享到:

Copyright ©2011-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世界杯直播网地址:世界杯直播网鄂ICP備05003330鄂公網安備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