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5日下午2:30,我院政治學博士研究生第二十一期學術沙龍在學院332會(hui) 議室順利舉(ju) 行。本期學術沙龍的主題是“從(cong) 武大曆史學博士到複旦政治學博士後:轉型與(yu) 融合”。報告嘉賓為(wei) 複旦大學祁懷高副研究員,特邀嘉賓為(wei) 政治學與(yu) 行政學係劉偉(wei) 副教授,參加沙龍的有政治學理論、中外政治製度、國際關(guan) 係、世界史、憲法學與(yu) 行政法學、金融法等專(zhuan) 業(ye) 的博士生和碩士生。

祁懷高老師首先介紹了自己工作所在的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和曾就讀的武漢大學曆史學院的基本概況,並談了兩(liang) 校政治學的發展情況。緊接著,他從(cong) 自己的轉型曆程出發,著重對曆史學和政治學兩(liang) 門學科的關(guan) 係、如何進行學術轉型,以及“為(wei) 什麽(me) 整合政治學和曆史學的研究途徑會(hui) 被忽視”等問題進行了闡述。對於(yu) 曆史學和政治學的關(guan) 係,他認為(wei) ,政治學主要強調理論的生產(chan) 和運用,而曆史學則主要是就史實進行描述。關(guan) 於(yu) 如何進行學術轉型,他提出必須要具備兩(liang) 個(ge) 前提:一是要找到自己的學術愛好,也就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術道路;二是轉型最好是在博士後階段,要進行有意識地跨學科學習(xi) 。對於(yu) “為(wei) 什麽(me) 整合政治學和曆史學研究途徑會(hui) 被忽視”的問題,他認為(wei) 有三個(ge) 方麵的原因:一是對師承研究傳(chuan) 統的尊重;二是有限研究資源的分配;三是學習(xi) 經驗的路徑依賴。結合自己的轉型感悟,他提煉出成功完成學術轉型的兩(liang) 點經驗:一是要對轉型前後的兩(liang) 個(ge) 學科都有比較完整的學術訓練,二是要融合兩(liang) 個(ge) 學科不同的研究方法。
在交流階段,與(yu) 會(hui) 同學就政治學和曆史學的研究思路和視角、中國政治和國際政治的研究思路、做中國政治史研究時的史料運用方法、理論架構和史料運用的結合方法、交叉學科方法論的轉型與(yu) 融合等問題,與(yu) 祁懷高老師進行了交流與(yu) 探討。
劉偉(wei) 老師對整場沙龍進行了總結,他認為(wei) ,祁懷高老師從(cong) 曆史學到政治學的轉型是成功的。就目前政治學學者而言,有從(cong) 政治學轉到曆史學研究的,但更多的是從(cong) 政治學轉到社會(hui) 學。他認為(wei) ,轉型是必要的,如果學者或學生長期研究和學習(xi) 同一個(ge) 學科的內(nei) 容,不能對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及時地學習(xi) 和吸收,不能對以前學習(xi) 的知識進行打量,就不會(hui) 有進步和突破。就具體(ti) 轉型而言,政治學轉到人文科學是比較難的,轉到其他社會(hui) 科學更有可能性。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優(you) 勢,在研究方法上,經濟學和社會(hui) 學會(hui) 提供很多指導;在研究高度上,政治學會(hui) 站得更高、看的更遠,因此,學術研究一定要揚長避短。
(閆明明供稿;刑健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