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黨(dang) 組織:
在短期培訓中,我所在的小組交流學習(xi) 了劉少奇的著作《論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修養(yang) 》,感觸頗深。新形勢下共產(chan) 黨(dang) 員要培養(yang) 五種修養(yang) ,我將大意與(yu) 理解整理如下,用以自勉。
第一,共產(chan) 黨(dang) 員要努力學習(xi) 黨(dang) 建理論。
學習(xi) 黨(dang) 建理論,要克服狹隘思想。有的人認為(wei) 黨(dang) 的領導人位居高層,高瞻遠矚,運籌帷幄,是學不到的,想把自己的思想和品質提高到那樣的高度也是不可能的。但我們(men) 都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大家都是在共築共產(chan) 主義(yi) 事業(ye) 大廈,每個(ge) 人的工作隻不過是範圍和方向的不同,學習(xi) 理論思想,主要是運用理論思想的觀點和方法去處理問題。《論修養(yang) 》中:“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的理論和方法,在工作和鬥爭(zheng) 中培養(yang) 馬克思和列寧那樣的作風,不斷提高自己的革命品質,成為(wei) 馬克思列寧式的政治家,這是完全可能的。”
第二,共產(chan) 黨(dang) 員務必堅持走群眾(zhong) 路線,在群眾(zhong) 中煉就修養(yang) 。
密切聯係群眾(zhong) 、理論聯係實際和批評與(yu) 自我批評,是黨(dang) 的事業(ye) 曆來成功的“三大優(you) 良作風”,其中“密切聯係群眾(zhong) "又是重中之重。政之所興(xing) 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隻有了解民生疾苦,聽取民生索求,與(yu) 群眾(zhong) 打成一片,才能在群眾(zhong) 中煉就修養(yang) 。具體(ti) 來說,理論上要有運用思想理論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研究和處理問題的修養(yang) ;工作上要有戰略、戰術思維的修養(yang) ;處事上要有道德品質的修養(yang) ;集體(ti) 中要堅持團結、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遵守紀律的修養(yang) ;行為(wei) 上要有艱苦奮鬥作風的修養(yang) ;學習(xi) 中要有各種科學知識的修養(yang) 等。從(cong) 而善於(yu) 聯係群眾(zhong) 、依靠群眾(zhong) 、發動群眾(zhong) ,在群眾(zhong) 中成長。
黨(dang) 員來自不同的階層,每個(ge) 人在入黨(dang) 前受到的教育各不一樣,看待問題的立場也不一樣。但進入黨(dang) 組織後,就必須樹立堅強的政治立場,才能把握好黨(dang) 建理論,才能看到自己以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的不足,自覺地把思想認同統一到社會(hui) 主義(yi) 修養(yang) 上來。《論修養(yang) 》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的理論,是我們(men) 觀察一切現象、處理-切問題的武器,特別是觀察一切社會(hui) 現象、處理一切社會(hui) 問題的武器。”
劉少奇說:“抗日戰爭(zheng) 中,有些人就是沒有無產(chan) 階級的堅定立場,雖然學了一點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卻看不清時局,出現了宗派主義(yi) 關(guan) 門主義(yi) 、投降主義(yi) 。黨(dang) 內(nei) 叛徒,為(wei) 什麽(me) 會(hui) 背叛組織,他們(men) 的理論修養(yang) 並不比別人差,他們(men) 的背叛根源就是立場不堅定。”
第四,堅定理想信念,有吃苦耐勞的思想準備,甚至犧牲。
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論修養(yang) 》中勾勒了共產(chan) 主義(yi) 社會(hui) 的理想狀態:“在那種世界裏,沒有剝削者、壓迫者,沒有地主、資本家,沒有帝國主義(yi) 和法西斯蒂等,也沒有受壓迫、受剝削的人,沒有剝削製度造成的黑暗、愚昧落後等。在那種社會(hui) 裏,物質生產(chan) 和精神生產(chan) 都有高度的蓬蓬勃勃的發展,能夠滿足所有社會(hui) 成員的各方麵的需要。那時,人類都成為(wei) 有高等文化程度和技術水平的、大公無私的、聰明的共產(chan) 主義(yi) 勞動者,人類中彼此充滿了互相幫助、互相親(qin) 愛,沒有爾虞我詐、互相損害互相殘殺和戰爭(zheng) 等等不合理的事情。那種社會(hui) ,當然是人類曆史上最好的、最美麗(li) 的、最進步的社會(hui) 。”為(wei) 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最高理想,黨(dang) 員們(men) 需要堅定理想信念,吃苦耐勞,甚至做好為(wei) 共產(chan) 主義(yi) 事業(ye) 犧牲的思想準備。
這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修養(yang) 的標準。要達到這個(ge) 標準,共產(chan) 黨(dang) 員就必須具備很好的共產(chan) 主義(yi) 道德情操;必須具備最大的革命勇氣;必須具備最好的理論和方法;必須具備最誠懇、坦白和愉快的共產(chan) 主義(yi) 情懷;必須具備最高尚的民族自尊心、自愛心,對待同誌的最大容忍,甚至在必要的時候能夠忍受各種誤解和屈辱而毫無怨恨之心。
“若為(wei) 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過去的許多黨(dang) 員同誌,正因為(wei) 具備了這些共產(chan) 主義(yi) 的情操修養(yang) ,在革命鬥爭(zheng) 中,“殺身成仁”“舍生取義(yi) ”。黨(dang) 員歸宿於(yu) 黨(dang) ,黨(dang) 員的利益即是黨(dang) 的利益,黨(dang) 員的一切付出就是為(wei) 黨(dang) 做出的貢獻,所有黨(dang) 員的付出就是黨(dang) 最偉(wei) 大的勝利。從(cong) 這一點來看,每個(ge) 黨(dang) 員的利益與(yu) 黨(dang) 的利益是保持一致的。但並不是說,這樣一來,就抹滅了每個(ge) 黨(dang) 員的個(ge) 性特點,每個(ge) 黨(dang) 員要能根據自己的個(ge) 性、興(xing) 趣、愛好去為(wei) 黨(dang) 工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le) 之者”;成家立業(ye) ,互幫互助,小家維護好了,才能更好地為(wei) 大家服務;有時為(wei) 了讓一些同誌更好的工作,為(wei) 黨(dang) 出力,還要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與(yu) 照顧,乃至於(yu) 獎勵。但當個(ge) 人利益與(yu) 黨(dang) 的利益相衝(chong) 突時,黨(dang) 員要克己奉公,無條件的接受黨(dang) 交給的任務,努力地去完成,甚至於(yu) 犧牲個(ge) 人財產(chan)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