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日下午3點,我院“政治學博士生學術沙龍”第38期在學院317教室順利舉(ju) 行。2017級政治學博士生正處在博士論文的選題和準備階段,形成了許多感悟同時也存在不少困惑,因此本期沙龍以“政治學博士論文選題的感悟與(yu) 迷思”為(wei) 主題,專(zhuan) 門邀請了我院政治學與(yu) 行政學係的特聘講師曹龍虎老師親(qin) 臨(lin) 現場為(wei) 同學們(men) 指點迷津,分享他的寶貴經驗。本期沙龍展示論文選題的同學主要有三位,分別是來自17級政治學理論專(zhuan) 業(ye) 的博士生向楊、汪燕和邱雨。本期學術沙龍由我院2017級中外政治製度專(zhuan) 業(ye) 博士生盧豔齊主持,我院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博士生參加了討論。

向楊同學自今年9月以來,開始關(guan) 注省級領導幹部的空間流動,試圖對省委書(shu) 記(省長)的空間流動情況進行描述和學理闡釋。他主要是以寫(xie) 小論文的方式探索自己的論文選題,通過層層推進的方式歸納和總結省級領導幹部流動背後的政治邏輯。此次展示,他分享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論文《改革開放以來省級領導幹部的空間流動及其政治邏輯》。在這篇論文中他詳盡地搜集和整理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省委書(shu) 記(省長)的流動數據,係統地考察了省委書(shu) 記(省長)空間流動的時間趨勢、表現類型和空間分布,得出了“中央令部分省級領導幹部在有序列的空間中流動以彌補有限的職位晉升所帶來的激勵不足或失靈”的發現。
汪燕同學結合自己是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身份特點,將論文選題聚焦在少數民族地區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創新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規劃兩(liang) 個(ge) 主題上。她以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以及“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為(wei) 出發點,係統地分享了自己近段時間以來關(guan) 於(yu) 兩(liang) 個(ge) 主題的思考,展示了論文框架的初步設計,並計劃在近期前往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進行田野調查,搜集材料,豐(feng) 富自己的研究框架。
邱雨同學長期關(guan) 注的是德國著名學者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思想,也曾發表過多篇論文對哈貝馬斯的思想進行探討。進入博士選題階段,他結合自己的研究特長,繼續將選題聚焦在哈貝馬斯的合法之法思想上,他認為(wei) 合法之法是事實性和有效性的雙重結合,由商談民主程序形成合法之法的曆程是哈貝馬斯實現民主法治思想的必由之路。他通過一幅簡略的思維導圖將自己的研究設想清晰地展現了出來。
三位同學展示結束後還提出了在博士論文選題過程出現的一些困惑並希望曹龍虎老師和在座的同學予以解答。向楊同學認為(wei) 自己在由事實性描述過渡到理論分析層麵存在不足,汪燕同學指出自己對兩(liang) 個(ge) 選題的可操作性和可實施性缺乏信心,邱雨同學則指出自己在對前人研究進行超越的努力上缺少方向感。

曹龍虎老師在聽完三位同學的發言後分別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專(zhuan) 業(ye) 點評,他在肯定三位同學的博士論文選題具有可操作性的同時,也指出了選題中存在的不足,並給出了完善和改進的建議。他認為(wei) 向楊同學的選題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容易遭到質疑的問題,因為(wei) 中國官員幹部的晉升和流動是一個(ge) 較為(wei) 複雜的現象,單純的統計和數據搜集難以客觀和準確地揭示國家幹部晉升製度的政治邏輯。他建議向楊同學采取弱表達而非強證明的方式推進自己的研究。他還認為(wei) 汪燕和邱雨同學的研究應當建立在充分的實地調研和文獻調研基礎上,向當前學界相關(guan) 領域最頂尖的學者看齊,和他們(men) 進行對話,要讓自己學術表達更加圓潤,使“邏輯與(yu) 邏輯之間的連接順利滑過去”。此外,他還鼓勵大家以推進政治學學科的發展為(wei) 誌業(ye) ,在與(yu) 其他社會(hui) 科學中的競爭(zheng) 中展現政治學學科的優(you) 勢。隨後,蔡金花、秦柯等同學也結合自己在博士論文選題過程中的所思所想踴躍發言,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感悟,並根據三位同學的特點分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互動交流結束後,主持人盧豔齊同學總結認為(wei) ,博士論文的選題和寫(xie) 作是一個(ge) 艱辛的探索過程,他倡議大家在今後的學習(xi) 中互相勉勵,積極交流和分享。此次沙龍氣氛活躍,討論積極。最後,盧豔齊同學宣布本期沙龍圓滿結束,同學們(men) 再次對親(qin) 臨(lin) 現場指導和分享真知灼見的曹老師表示感謝,沙龍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
蔡金花/圖
盧豔齊/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