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正暖,櫻花漸開;抗擊疫情,萬(wan) 眾(zhong) 一心;天南海北,學習(xi) 不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我們(men) 的心,抗疫、防疫是當下的重中之重。麵對疫情,政管師生們(men) 以自己的方式助力一線,凝聚力量眾(zhong) 誌成城共抗新冠肺炎,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即使線上教學,師生依然同心。從(cong) 2020年1月30日開始,全體(ti) 院領導、學院授課老師和教學管理與(yu) 學科建設辦公室的人員就開始依照學校規定,籌備延期開學期間在線教學的種種事宜,從(cong) 組織教學資源到發布通知,從(cong) 輔導操作手冊(ce) 到製作幹貨指南,每一個(ge) 細節都力爭(zheng) 做到讓老師教得更便捷,讓學生學得更充實。
微信群線上即時答疑,手把手一對一輔導,身處大江南北的老師們(men) 和身在天南海北的政管學子們(men) ,網絡教學一線牽,居家防疫兩(liang) 不誤,在線學習(xi) 不虛度。
即使分散在五湖四海,遠隔重洋,一張書(shu) 桌,一台電腦,全體(ti) 師生們(men) 就這樣克服種種困難開始了教學和學習(xi) 。老師們(men) 忙著熟悉網絡授課方式,力求發揮出最佳效果;學生們(men) 也深受感染,激發出更大的學習(xi) 熱情。雖然不能麵對麵,但透過屏幕,也能感受到師生同心!
開課日前夕,向運華副院長在授課微信群中提示老師們(men) 注意做好網絡擁堵的備選方案;開課當天,各個(ge) 老師早早地開始調試設備,並將提前準備好的全麵豐(feng) 富的學習(xi) 資料上傳(chuan) 到授課平台;課堂教學時,學院領導開展了線上巡視工作,黨(dang) 委書(shu) 記梁濤對全體(ti) 師生的努力表示肯定。初次線上授課結束後,各位老師們(men) 在授課群裏積極分享網課中遇到的問題,共同討論解決(jue) 措施,群策群力。一個(ge) 多星期以來,網絡授課有條不紊的進行。
網絡情緣一線牽,病毒隔離了師生,卻隔離不了師生情和學習(xi) 心。雖然不在課堂上,同學們(men) 的作業(ye) 筆記依然一絲(si) 不苟。雖然不在教室裏,師生們(men) 的教學互動依然趣味橫生。

(師生在線有趣互動)
疫情當前,為(wei) 了深入學習(x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講話精神,政管院本科生一、二支部利用“騰訊會(hui) 議”學習(xi) 辦公平台,舉(ju) 辦了兩(liang) 場“眾(zhong) 誌成城戰疫情,爭(zheng) 當先鋒我做起”主題黨(dang) 日活動。參會(hui) 黨(dang) 員圍繞“發揮大學生黨(dang) 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紛紛建言獻策,結合自己日常觀察和切身體(ti) 會(hui) 各抒己見。發言黨(dang) 員強調在疫情期間不可放鬆學習(xi) ,“將自己所學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本次疫情的防控實踐結合起來,力求形成一些在理論和實踐層麵有價(jia) 值的思考。”
一支部書(shu) 記秦明月同誌跟大家分享了現今關(guan) 於(yu) 疫情的一些新情況,並將中央和習(xi) 近平同誌關(guan) 於(yu) 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做了簡要說明,並將部分重要講話做了展示。42位同學共同學習(xi) 了戰疫關(guan) 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向世界發出的中國聲音。
“疫情甚於(yu) 猛虎,防疫重於(yu) 泰山。”在此背景下,我們(men) 該怎樣發揮大學生黨(dang) 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呢?黨(dang) 日活動一開始,二支部書(shu) 記李欣玥同誌作開場發言:“這次疫情,是考驗黨(dang) 員的理想信念、能力素質的試金石。作為(wei) 大學生黨(dang) 員,我們(men) 要為(wei)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所有同學都要有使命、講擔當,盡己所能的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與(yu) 祖國和人民一起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不負珞珈!

(政管院支部在線會(hui) 議)
國難當前,醫護人員、武警官兵們(men) 挺身而出的同時,不少政管師生也主動投身誌願活動。校園裏、社區中,都能看見他們(men) 默默付出的身影。他們(men) 宣傳(chuan) 防疫知識,收集求助信息,登記過往人員,參與(yu) 捐助活動……他們(men) 在履行著青年大學生的使命和擔當,在用實際行動腳踏實地回饋社會(hui) 和國家。
“我本來就是個(ge) 熱愛公益的人,我在西藏有自己的公益團隊,每年寒暑假都有公益活動,對於(yu) 這次疫情,我們(men) 更義(yi) 不容辭地去做一名大學生該做的也是能做的事情。”羅典如是說。作為(wei) 學院18級行政管理係的優(you) 秀學子,羅典在返鄉(xiang) 的第一時間投入到了西藏的抗疫戰鬥中。
秉承著“公益永遠在路上”的信念,早在大年初一,西藏自治區還是唯一“無冠”的淨土時,羅典和他的雪域夢公益社就已經開展防疫的宣傳(chuan) 工作,也積極尋找口罩貨源,借助更廣闊的公益平台籌集守護淨土的善款用於(yu) 購買(mai) 口罩,並在2月14日於(yu) 那曲市在保證自身和工作人員安全的條件下舉(ju) 行“防疫獻愛心·公益誌願行”一次性醫用口罩捐贈活動,將物資免費捐贈疫情防控一線人員。他和公益社的同學們(men) 還挨家挨戶分發口罩並講解佩戴方式。不僅(jin) 如此,羅典和他的誌願者夥(huo) 伴們(men) 還創建了自己的公眾(zhong) 號,在疫情期間通過科普視頻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宣傳(chuan) 防疫知識。

(羅典同學將物資捐贈給疫情防控一線人員)
政管院類似羅典這樣投身一線或是積極為(wei) 防疫抗疫做貢獻的同學還有很多,正是他們(men) 的存在,讓我們(men) 在為(wei) 疫情揪心之時還常常能感受到脈脈溫情和青年熱血的沸騰。
同時,學院教職工也化為(wei) 誌願者,活躍在線上線下,溫暖和幫助著身邊的人。疫情爆發後,儲(chu) 建國教授主動聯係社區了解防控情況,得知一些物業(ye) 工作人員無法及時趕回來工作後,他立刻就報名成為(wei) 了一名誌願者。
當談到誌願者工作時他說到:“社區的誌願服務離不開‘幫忙’兩(liang) 字,幫忙居民們(men) 出門登記,量體(ti) 溫;幫忙老人拿生活必需品;幫忙小區居民集中購菜;幫助確實需要出行的人聯係單位拿介紹信……”
“有人為(wei) 我擔心,說社區工作存在很大的風險。風險的確存在,但我是第一屆業(ye) 委會(hui) 主任,又是黨(dang) 員,這時候不來幫個(ge) 忙,還指望誰呢?更何況社區工作人員風險更大。做了幾天社區誌願者,與(yu) 社區成員朝夕相處後,我也更深刻體(ti) 會(hui) 到了這次疫情對家庭、社區歸屬感的強化。社會(hui) 之樹無論怎麽(me) 生長,都應該從(cong) 這裏播種、發芽。”
等疫情過後,走出家門,主動跟小區的人熱情地打打招呼、聊一聊,應該是很多人都想做的事。外麵的朋友想像小區封閉後,居民的生活會(hui) 非常艱難,其實,大家的生活必需品沒有出現匱乏的情況,基本的生活秩序沒有很大問題。這也得益於(yu)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物資比較充足,也感謝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
學院這樣的老師還有很多,向運華老師、阮建平老師、馮(feng) 存萬(wan) 老師、夏冕老師、樓笛晴老師、馮(feng) 川老師,高娟老師、孫楊老師等等,都是不同時間,在不同的一線戰鬥著。
穿上防護服,他們(men) 是戰疫衛士;脫下防護服,他們(men) 是專(zhuan) 業(ye) 教師。不變的身份,他們(men) 是忠誠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
疫情當前,學院各團支部利用網絡平台積極開展團日活動,深入貫徹落實團中央號召,向團員同誌普及防疫相關(guan) 知識,並傳(chuan) 達各方精神,弘揚時代正氣,作出殷切期願,展現新時代新青年新團員的責任與(yu) 擔當。班級導師、輔導員和同學們(men) 針對疫情出現的問題展開了探討,大家分享各自當地的疫情管理工作,並討論疫情管理工作中的一係列政策和實施過程,提出意見和建議。不同地方的政府在疫情管理中,呈現不同的方式,可以深入而真實的感受到公共事件中政府的行動,大家身為(wei) 政管院的學生,表現出了很好的政治素養(yang) 。
團組織活動不僅(jin) 僅(jin) 是抒發自我感受和聆聽老師教導,更重要的是找到屬於(yu) 集體(ti) 的那份真實的情感,也讓大家有了居家也能努力奮鬥的熱忱。相信在疫情平穩之後,大家都會(hui) 回到那個(ge) 英雄的城市,在東(dong) 湖之濱相聚,在櫻花大道共賞櫻吹雪的美景,在珞珈山下書(shu) 寫(xie) 自己的青春篇章。武漢加油!武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