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博士研究生學術沙龍”第五十三期簡報-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新)
“政治學博士研究生學術沙龍”第五十三期簡報
發布時間:2022/11/21 20:30:52來源: 瀏覽次數:

2022年11月19日晚7點,我院第五十三期政治學博士生學術沙龍在騰訊會(hui) 議順利舉(ju) 行。本期沙龍的主題是《於(yu) 不確定性中尋找成長的確定性——兼論學術研究中的閱讀、調研與(yu) 寫(xie) 作》,主講人為(wei) 政治學理論專(zhuan) 業(ye) 2021級博士研究生周澤龍,沙龍邀請了武漢大學政治學與(yu) 行政學係的特聘副研究員馮(feng) 川老師作為(wei) 點評嘉賓。我院行政管理、社會(hui) 保障、政治學與(yu) 行政學等專(zhuan) 業(ye) 的博士生、碩士生參加了本次沙龍。

周澤龍博士結合自身成長曆程中的經典閱讀、田野調查和寫(xie) 作經曆,從(cong) 經典閱讀的選取與(yu) 感悟、田野調查的方法與(yu) 反思和文章構思與(yu) 撰寫(xie) 三個(ge) 方麵進行了分享,探討了如何找尋自身的成長確定性這一問題。

周澤龍博士做分享

在閱讀篇,周澤龍博士從(cong) 為(wei) 什麽(me) 要閱讀、閱讀什麽(me) 和閱讀的收獲三個(ge) 方麵進行展開。首先,在為(wei) 什麽(me) 閱讀方麵,周澤龍博士從(cong) 目標認知、手段方式和價(jia) 值屬性三個(ge) 方麵分別進行了闡述。接著,他強調了閱讀經典著作的重要性,並推薦了《資本論》、《毛澤東(dong) 選集》、《資治通鑒》三本經典書(shu) 籍。周澤龍博士提出了在閱讀中“既要專(zhuan) 業(ye) 也要去專(zhuan) 業(ye) ”的觀點,表示專(zhuan) 業(ye) 僅(jin) 僅(jin) 是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認識世界的視角,獲取知識的目的在於(yu) 去認識世界。因此但凡是自己感興(xing) 趣的書(shu) 籍都可以去看,而不是僅(jin) 限於(yu) 本專(zhuan) 業(ye) 領域。最後,周澤龍博士指出,通過閱讀我們(men) 可以在思維、自由、自律和知識四個(ge) 方麵得到收獲。閱讀可以使我們(men) 的思維得到鍛煉,竹籃打水不是一場空而是收獲一個(ge) 全新的“竹籃”;閱讀可以實現“人格之獨立,精神之自由”;閱讀是身體(ti) 的革命和意誌的磨練,“為(wei) 者常成,行者常至”;通過閱讀可以收獲知識,即“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在調研篇,周澤龍博士認為(wei) 調研是成長的一種重要方式,它不僅(jin) 是學術研究很重要的一個(ge) 環節,也能夠增加我們(men) 的生命的厚度。隨後,他從(cong) 實踐者和研究者兩(liang) 個(ge) 方麵出發,分享了自己在十堰市張灣區的調研感悟。作為(wei) 實踐者,他提到第一,我們(men) 要學會(hui) 走出象牙塔,要深入到基層中去了解社會(hui) 運行的真實模樣。第二,政管人所擁有的“公共情懷”是一種責任,同時這種“公共情懷”也是一種能力;一方麵周澤龍博士認為(wei) 學習(xi) 政治學是為(wei) 了培養(yang) 一種超越性的品質,另一方麵,這種情懷是一種政治學的判斷能力,即在麵臨(lin) 大是大非的抉擇時,政治敏銳性和判斷力就顯得格外重要。第三,在調研中和人打交道也是一種鍛煉,周澤龍博士認為(wei) 最核心的是真誠。作為(wei) 研究者,周澤龍博士指出由於(yu) 專(zhuan) 業(ye) 的特殊性,在調研中,我們(men) 應該學會(hui) 帶著思考。他從(cong) 知識、方法和政策三個(ge) 層麵對自己的實踐鍛煉經曆進行了反思。在對知識的反思方麵,他主要思考了如何從(cong) 現實的角度去理解知識,例如在實踐鍛煉中,基層政府看不到課本中“政治-行政二分的關(guan) 係”、鄉(xiang) 鎮政府存在著“權責利”不匹配現象、政府體(ti) 製的剛性化運作、新時代群眾(zhong) 路線如何踐行等;在方法層麵,他提到了參與(yu) 式觀察法的運用和知識的三個(ge) 層麵,即規範性知識、經驗性知識和地方性知識,並指出:參與(yu) 式觀察可以使我們(men) 收獲地方性知識,包括地方發展的曆史——主要體(ti) 現為(wei) 地方誌和地方的“權力-利益-文化網絡”兩(liang) 部分,周澤龍博士認為(wei) 這兩(liang) 部分在解釋經驗現象時是兩(liang) 個(ge) 重要的變量但卻經常被忽略;在對政策的反思方麵,他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政策為(wei) 例進行了說明。

在寫(xie) 作篇,周澤龍博士從(cong) 學術論文的概念出發,指出學術論文是對社會(hui) 現象思考的一種學術化表達。“對社會(hui) 現象的思考”和“學術化表達”是學術論文兩(liang) 個(ge) 重要的要素,對應“想事”和“想詞”的能力,“想事”的能力來自於(yu) 調研,而“想詞”的能力則來自於(yu) 閱讀。他指出,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學術寫(xie) 作是閱讀和調研這兩(liang) 個(ge) 部分水到渠成的結果。隨後,周澤龍博士指出問題意識是學術論文的核心,並以《責任分立與(yu) 責任超越:縣域治理視角下鄉(xiang) 鎮避責的生成邏輯》這一論文為(wei) 例,展示了論文的構思和寫(xie) 作的過程。他一方麵對論文的標題進行了解讀:研究主題是鄉(xiang) 鎮避責,研究內(nei) 容是責任分立與(yu) 責任超越,研究視角為(wei) 政治層麵,研究內(nei) 容則是生成邏輯另一方麵,通過案例拆解,從(cong) 問題意識、概念區分及分析框架構建、論證過程和結論與(yu) 討論等方麵對論文研究和寫(xie) 作的過程進行了說明。

周澤龍博士做分享

最後,周澤龍博士指出確定性與(yu) 不確定性是一種辯證關(guan) 係,不可兼得,而閱讀、調研、寫(xie) 作和學術研究能夠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中確保我們(men) 的確定性,也能夠在確定性的基礎上保持探索不確定性的樂(le) 趣。他以梁啟超先生的“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吾其內(nei) 熱與(yu) ?”作為(wei) 結語,勉勵大家滿懷熱情地成長自己,不辜負自己的青春,不辜負政管院的期待。

在沙龍的點評環節,馮(feng) 川老師首先對周澤龍博士分享的標題與(yu) 內(nei) 容給予了充分肯定,隨後結合自身經驗,分享了對於(yu) 閱讀、調研和寫(xie) 作三者的看法。馮(feng) 川老師首先再次強調確定性與(yu) 不確定性是一種辯證關(guan) 係。通過閱讀、調研、寫(xie) 作三方麵的訓練,我們(men) 可以發現確定性在於(yu) 自己的思維,即思考能力。隨後,老師指出思考的力度和銳度是從(cong) 閱讀和調研中培養(yang) 起來的,閱讀是調研的基礎,閱讀磨思維之刀;調研一直在路上沒有盡頭,在調研中,隻有具備基本的思維能力,我們(men) 才能發現真問題,才能有所收獲,也隻有這樣,調研的材料才能更好地服務於(yu) 學術生產(chan) ,即寫(xie) 作。最後,馮(feng) 川老師提出閱讀、調研和寫(xie) 作都是需要訓練的,指出一方麵,經驗世界足夠複雜和豐(feng) 富,值得長時期進行探索和調研;另一方麵,從(cong) 時間維度來看,轉型期的中國的變化很大,因此,調研是沒有盡頭的,要一直在路上。馮(feng) 川老師指出寫(xie) 作是在實踐中生長出來的能力,是一個(ge) 漫長的訓練過程,我們(men) 要邊閱讀邊學習(xi) ,在閱讀中養(yang) 成概念化和歸納總結的能力,在變中尋找不變,發現事物的規律與(yu) 本質。馮(feng) 川老師認為(wei) 閱讀、調研和寫(xie) 作都是循環往複的、沒有盡頭的、永遠在路上的三件事,使經驗和理論能夠相互滋養(yang) ,這才是一個(ge) 比較理想的學術生產(chan) 的生態。

馮(feng) 川老師點評

在提問環節,有同學就周澤龍師兄的基層鍛煉的經曆提出了自己在調研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周澤龍博士也對此進行了回答。經過近兩(liang) 個(ge) 小時的學術分享和深入交流,本期沙龍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中圓滿結束。


參與(yu) 者合影留念


Copyright ©2011-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世界杯直播网地址:世界杯直播网鄂ICP備05003330鄂公網安備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