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論文 陳剛:《民國學人劉廼誠教授的比較政治研究》,《比較政治學研究》2022年第1輯。 陳剛、李佳琪:《2017年法國總統大選後國民聯盟的政治革新與(yu) 成效》,《法國研究》2021年第4期。 陳剛、樂(le) 冰馨:《Web2.0時代西方政黨(dang) 活動策略的調整及其啟示》,《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21年第1期。 陳剛、婁永力:《十九大後社區紅色宣傳(chuan) 的話語體(ti) 係與(yu) 路徑優(you) 化——以武漢市D社區為(wei) 例》,《學習(xi) 論壇》2020年第10期。 陳剛、徐崇倚:《混合參與(yu) 空間失衡:互聯網推動民粹主義(yi) 崛起的機製分析》,《漢江師範學院學報》2019年第5期。 陳剛、丁仁智:《巴基斯坦軍(jun) 事政變之根源探析——基於(yu) 政治製度化的視角》,《長江論壇》2019年第1期。 陳剛:《馬克思主義(yi) 的國家起源觀及其重大意義(yi) 》,《經濟社會(hui) 體(ti) 製比較》2019年第1期。 陳剛:《改革開放40年中國比較政治研究的發展》,《天津社會(hui) 科學》2019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19年第5期轉載。 陳剛:《構築新時代國家安全屏障的六個(ge) 著力點》,《領導科學論壇·國家治理評論》2017年第6期。 陳剛、王健《審慎的協商:立法協商的一個(ge) 新分析框架》,《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17年第11期轉載。 陳剛、趙家坤:《發達國家在立法協商方麵的有益經驗和啟示》,《漢江師範學院學報》2017年第2期。 陳剛、陳若梅:《非政府組織與(yu) 印度的腐敗治理》,《領導科學論壇·國家治理評論》2016年第6期。 陳剛:《近些年來台灣地區的比較政治研究》,《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hui) 科學版)》2016年第5期。 陳剛:《集團政治視角下的美國民主》,《江漢論壇》2016年第9期。 陳剛:《治理理論的中國適用性及中國式善治的實踐方略》,《湖北社會(hui) 科學》2015年第2期。 陳剛:《個(ge) 案研究在比較政治中的應用及其意義(yi) 》,《社會(hui) 科學戰線》2014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14年第11期全文轉載。 陳剛:《民國時期的比較政治研究》,《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hui) 科學版》2012年第4期。 陳剛、王立京:《試論協商民主的正向功能及其實踐困境》,《江漢論壇》2010年第8期。 陳剛等:《中國式民主國際研討會(hui) 綜述》,《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年第1期。 陳剛:《工人自治與(yu) 民主——葛蘭(lan) 西的工廠委員會(hui) 思想初探》,《天中學刊》2009年第6期。 陳剛:《埃爾斯特的協商民主觀述評》,《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hui) 科學版》2009年第5期。 陳剛:《對抗性政治、話語接合與(yu) 多元而激進的民主——拉克勞和墨菲的政治思想述評》,《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 陳剛:《試論有限且有效的小政府》,《創新》2009年第2期。 陳剛譯:《世界經濟危機挑戰拉美新左翼政府的改良主義(yi) 》(譯文,原作者詹姆斯·彼得拉斯),《國外理論動態》2009年第2期。 陳剛:《公共行政的倫(lun) 理建構模式》,《天中學刊》2007年第6期。 陳剛:《中國民主行政發展的五大戰略》,《行政論壇》2007年第2期。 陳剛:《對美國三權分立體(ti) 製的再思考》,《天中學刊》2006年第6期。 陳剛:《公共行政的對話模式》,《東(dong) 南學術》2006年第6期。 譚君久、陳剛:《立法聽證製度尚需完善》,《人大研究》2004年第7期。 陳剛:《試論政治發展的目標選擇問題》,《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2期。 陳剛:《美國總統否決(jue) 權的曆史淵源》,《遼寧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年第4期。 陳剛:《對美國總統否決(jue) 權的幾點思考》,《學術論壇》2003年第4期。 陳剛:《行為(wei) 主義(yi) 政治學的“價(jia) 值中立”觀述評》,《探索》2003年第2期。 陳剛、李林河:《對文化全球化與(yu) 本土化關(guan) 係的辯證思考》,《江淮論壇》2000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1年第2期全文轉摘。 李林河、陳剛:《正義(yi) 與(yu) 秩序關(guan) 係辨析:從(cong) 正義(yi) 到秩序——兼評克林頓主義(yi) 》,《國際論壇》2000年第2期。 陳剛:《有關(guan) 合法性概念及中國古代君權合法性的幾點思考》,《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年第1期。 參著論文 參編《印度政治製度》(謝超主編)第8章“基層治理”,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21年版。 陳剛:《論知識性、嚴(yan) 謹性、時效性在<西方政治製度>教學中的重要性》,載田小蕙、馮(feng) 存萬(wan) 主編:《篤行拓新:北外——武大政治學類本科教學論文集》,世界知識出版社2020年版。 參著《中國政治學四十年》(俞可平主編)第八章“中國的比較政治研究”,商務印書(shu) 館2019年版。 陳剛等:《完善地方立法協商機製研究》,載喬(qiao) 餘(yu) 堂主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hui) 理論研究課題集2016年卷》,中國民主法製出版社2017年版。 參編《西方政治製度》(譚君久主編)第6章“中央政府製度”、第7章“地方政府製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陳剛:《西方馬克思主義(yi) 民主觀的一般特點及總體(ti) 評價(jia) 》,載《中國式民主的政治學觀察——中國式民主國際研討會(hui) 論文集》(譚君久主編,儲(chu) 建國、陳剛執行主編),西北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陳剛:《波朗查斯的結構主義(yi) 國家觀初探》,載《珞珈政治學評論(第三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陳剛:《以民主促和諧——中國政治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載黃進主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建設》,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陳剛:《密利本德的改良主義(yi) 民主觀述評》,載《珞珈政治學評論(第二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陳剛:《試論新公共管理對民主的積極貢獻和消極影響》,載《珞珈政治學評論(第一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剛:《協商民主視野中的人民政協》,載劉善壁主編:《政治協商理論與(yu) 實踐》,武漢出版社2006年版。 陳剛譯:《實踐理論中的文化與(yu) 文化概念》(愛德華·李普馬著)、《習(xi) 性、場域和資本:曆史特性的問題》(克雷格·卡爾霍恩著)、《超越文化資本:走向一種符號支配的理論》(比爾·馬丁和伊萬(wan) ·撒列尼著),均載《全球化與(yu) 文化資本》(薛曉源、曹榮湘主編),中國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譚君久、朱海英、儲(chu) 建國、陳剛:《武漢市立法聽證調研報告》,載楊雪冬、陳家剛主編:《立法聽證與(yu) 地方治理改革》,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版。 譚君久、陳剛:“從(cong) 製度層麵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文明建設”(第十章),載《論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文明》,武漢出版社2003年版。 譚君久、陳剛、儲(chu) 建國、翟桔紅、朱海英:《SARS背景下中國政治體(ti) 製的調適及其思考》,載《SARS挑戰中國:SARS時疫對中國改革與(yu) 發展的影響》,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陳剛等:《當代中國政黨(dang) 與(yu) 政黨(dang) 政治研究:20餘(yu) 年的回顧與(yu) 展望》,載丁俊萍、駱鬱廷主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現代中國政治》,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專(zhuan) (譯)著、教材等 譚君久、陳剛主編:《西方政治製度》,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 胡勇、陳剛譯:《政治學要義(yi) 》(西季威克著),商務印書(shu) 館2023年版。 陳剛譯:《大眾(zhong) 政府》(亨利·梅因著),商務印書(shu) 館2022年版。 陳剛譯:《國際法》(亨利·梅因著),商務印書(shu) 館2022年版。 樓笛晴、陳剛:《地方人大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年版。 劉偉(wei) 、陳剛主編:《訪讀中國:武大政治學類本科生調研報告選(2021)》,光明日報出版社2021年版。 胡勇、陳剛譯:《政治心理學》(第2版)([美]馬莎·L.科塔姆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陳剛編著:《公共政策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陳剛著:《公共行政與(yu) 代議民主:西方公共行政的曆史演變及其啟迪》,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陳剛譯:《權力與(yu) 財富之間》(彼得·J.卡岑斯坦編),吉林出版集團北京分公司2007年版。 劉啟君、蔣碩亮、陳剛譯:《新公共管理——觀念與(yu) 實踐的轉變》(湯姆·克裏斯滕森和佩爾·勒格萊德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科研項目 2022年武漢大學本科教育質量建設綜合改革項目子項目:《西方政治製度》大類平台課程建設項目,主持。
2022年國家社科基金“全過程人民民主視角下的人大協商民主建設研究”,主持。 武漢大學2019年建黨(dang) 100周年研究專(zhuan) 項課題“新時代加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網絡執政能力研究”,主持。 武漢大學2018年區域與(yu) 國別研究課題“印度傳(chuan) 統基層治理製度研究——以潘查亞(ya) 特製度為(wei) 中心的考察”,主持。 2018年湖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發揮人大職能推進湖北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研究》(負責人樓笛晴),成員兼首席專(zhuan) 家之一。 2016年度湖北省人大常委會(hui) 課題《完善地方立法協商機製研究》,主持。 2009年武漢大學自主科研項目《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yi) 的民主觀》,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