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科研成果 (一)科研項目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hui) 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養(yang) 老保障製度促進共同富裕的路徑機製與(yu) 改革策略研究”(批準號:22JJD630014),2023-2026 主持“互聯網醫療健康信息對醫療費用的影響機製研究”,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2BGL210),2022-2025 主持“醫療保險製度對農(nong) 民工流動的影響研究”,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6CGL046),2016-2021 主持“農(nong) 民工城市融入問題研究”,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1CGL066),2011-2014 主持“社會(hui) 養(yang) 老保險製度對農(nong) 民工城市融合的影響研究——基於(yu) 反事實估計分析”,教育部人文社會(hui) 科學研究青年基金(批準號:15YJCZH118),2015-2020 主持“新生代農(nong) 民工城市融合問題研究——來自湖北省的調查”,湖北省社會(hui) 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010313),2010-2011 主持“共性與(yu) 差異:農(nong) 民工城市融入影響因素的代際差異比較研究”,湖北省社會(hui) 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012184),2012-2013 主持“城鎮化進程中農(nong) 民工城市融入影響因素測評與(yu) 實現機製研究”,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批準號:201104480),2011-2012 主持“新型農(nong) 村社會(hui) 養(yang) 老保險製度、農(nong) 村消費需求與(yu) 經濟增長”,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麵上資助(批準號:20100471141),2010-2011 主持“農(nong) 民工社會(hui) 組織參與(yu) 模式與(yu) 對策研究---基於(yu) 城市融入的視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e) 務費專(zhuan) 項資金項目(批準號:410500022),2012-2014 主持“參加城鎮職工養(yang) 老保險製度對農(nong) 民工城市融入的影響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e) 務費專(zhuan) 項資金項目(批準號:413000030),2018-2020 主持“加強全民公共危機教育的實施路徑與(yu) 策略研究”,武漢大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人文社會(hui) 科學應急研究專(zhuan) 項(批準號:2020YJ049),2020-2021 (二)教改項目 主持“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社會(hui) 保障概論》數字資源建設項目”,教育部高教司(批準號:M225022),2019-2021年 主持“《公共危機管理》課程體(ti) 係建設與(yu) 教學資源開發研究——麵向勞動與(yu) 社會(hui) 保障專(zhuan) 業(ye) ”,湖北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批準號2020020),2021-2023, 主持“《公共危機管理》課程體(ti) 係建設與(yu) 教學資源開發研究——麵向勞動與(yu) 社會(hui) 保障專(zhuan) 業(ye) ”,武漢大學教師教學發展專(zhuan) 題研究項目(批準號:413200048),2019-2021 主持武漢大學本科教育質量建設綜合改革“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入教學、助育人、謀新篇”專(zhuan) 題研究項目“習(xi) 近平社會(hui) 治理思想融入勞動與(yu) 社會(hui) 保障一流本科專(zhuan) 業(ye) 課程體(ti) 係建設研究”,2023-2025 (三)代表論文(第一或通訊作者) ,2019,vol.32.(SSCI一區,老年學領域TOP4期刊) Institutional differences and geographical disparity: the impact of medical insurance on the equity of health services utilization by the floating elderly population - evidence from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 2019, Vol.18.(SSCI一區)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0, Vol.17, No.12. (SSCI一區) The impact of old-age pensions on the happiness level of elderly people – evidence from China. Ageing & Society, 2021, vol.1,(SSCI二區) The Impact of Internet Medical Information Overflow on Residents’ Medical Expenditure Based on China’s Observ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0, Vol.17, No.10. (SSCI一區). Out-Patient Service and in-Patient Service: The Impact of Health Insurance on the Healthcare Utilization of Mid-Aged and Older Residents in Urban China. . 2020;vol.13:2199-2212.(SSCI 二區) Health, Security and Participation: A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Modeling among the Three Pillars of Active Ageing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0, Vol.17, No.12. (SSCI一區) The Impact of Health Insurance Policy on the Health of the Senior Floating Population—Evidence from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8, Vol.15, No.10. (SSCI一區) The impact of medical insurance programmes on the health of the insured: Evidence from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20,Vol.35, No.3. (SSCI三區)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20,Vol.35, No.1. (SSCI三區) Urban Residents’ Religious Belief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n Christianity in Wuhan, China, Religions, 2017,Vol.8, No.11. (A&HCI) House Church: Investigating Chinese Urban Christians’Choice of Religious Practicing Site in Wuhan, China, Religions,2018,Vol.9, No.4. (A&HCI) 《普惠托育服務體(ti) 係建設需發力》,《中國社會(hui) 保障》,2022年第7期,52-53頁。 《服務更多樣 生活更從(cong) 容 ——武漢大學社會(hui) 保障研究中心教授孟穎穎談破解農(nong) 村空巢老人養(yang) 老之道》,《中國勞動保障報》,2022年7月19日,第3版。 《“鎖定”與(yu) “回拉”:醫療保險製度對流動人口居留意願的影響》,《東(dong) 北大學學報(社會(hui) 科學版)》,2021年第4期,67-75頁。 《醫保製度與(yu) 流動人口衛生服務利用》《中國人口報》,2020年1月6日,理論版。 《疫情後亟需加強公民公共危機教育》,《人民日報(內(nei) 參)》,2020年4月6日,第13期,37-39頁。 《醫療保險製度對流動人口衛生服務利用的影響》,《中國人口科學》,2019年第5期,110-120頁,CSSCI期刊。 《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養(yang) 老保險參保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社會(hui) 保障研究》,2018年第10期,4-11頁,CSSCI期刊。 《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醫療保險參保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雲(yun) 南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2018年第6期,73-82頁,CSSCI期刊。 《我國“醫養(yang) 結合”養(yang) 老模式發展的難點及解決(jue) 策略》,《經濟縱橫》,2016年第7期,98-102頁,CSSCI期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失業(ye) 保險製度的政策回顧與(yu) 述評》,《社會(hui) 保障研究》,2015年第5期,73-81頁,CSSCI期刊。 《改革與(yu) 躍變:社會(hui) 保障製度公平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實踐》,《社會(hui) 保障研究》,2014年第6期,62-68頁,CSSCI期刊。 《社會(hui) 保障學:挑戰、定位與(yu) 發展——基於(yu) 學科建設的視角》,《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2013年第1期,52-56頁,CSSCI期刊。 《實現“人人老有所養(yang) ”:構建覆蓋城鄉(xiang) 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養(yang) 老保障體(ti) 係》,《中國人口科學》,2012年第6期,102-108頁,CSSCI期刊。 《農(nong) 民工城市融合中的“收入悖論”——以湖北省武漢市為(wei) 例》,《中國人口科學》,2011年第1期,74-82頁,CSSCI;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社會(hui) 學》(2011年第5期)全文轉載。 《有限理性的農(nong) 民工社會(hui) 保險需求與(yu) 風險偏好研究——農(nong) 民工社會(hui) 保險參保率不足的一個(ge) 解釋》,《經濟管理》,2011年第10期,159-166頁,CSSCI期刊。 《財富積累、風險規避與(yu) 農(nong) 民工社會(hui) 保險需求——來自湖北省武漢市的實證研究》,《保險研究》,2011年第9期,38-46頁,CSSCI期刊。 《新生代農(nong) 民工城市融合障礙構成原因探析——基於(yu) 社會(hui) 排斥理論的視閾》,《西北人口》,2011年第3期,11-16頁,CSSCI期刊。 《中國社會(hui) 保險行政管理體(ti) 製的曆史變遷及改革方向思考》,《貴州社會(hui) 科學》,2011年第9期,29-33頁,CSSCI期刊;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社會(hui) 保障製度》(2012年第2期)全文轉載。 《中國農(nong) 村剩餘(yu) 勞動力轉移的曆史變遷:政策回顧和階段評述》,《貴州社會(hui) 科學》,2008年第7期,4-12頁,CSSCI期刊;人大複印報刊資料《農(nong) 業(ye) 經濟導刊》(2008年第10期)全文轉載;教育部社會(hui) 科學司主編的《理論之光——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十七大精神理論研究專(zhuan) 集》收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對我國農(nong) 村剩餘(yu) 勞動力流動趨勢的預測——基於(yu) 馬爾科夫鏈理論的分析與(yu) 應用》,《統計與(yu) 決(jue) 策》,2008年第15期,94-96頁,CSSCI期刊。 《建立農(nong) 民工社會(hui) 保障製度的新思路》,《經濟縱橫》期刊,2008年第7期,43-45頁,CSSCI期刊。 《發展與(yu) 民生兼顧:構建“兩(liang) 圈一帶”戰略視野下的湖北省城鄉(xiang) 統籌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社會(hui) 保障研究》,2010年第6期,18-23頁,CSSCI期刊。 《如何掃清社會(hui) 流動障礙》,《中國社會(hui) 科學報》,2011年09月29日第11版。 《醫養(yang) 結合:養(yang) 老模式麵臨(lin) 的挑戰》《中國勞動保障報》,2015-07-29日第003版。 《網絡社會(hui) 與(yu) 農(nong) 民工城市融合》,《湖北日報》(理論版),2012年03月07日第14版 《構建流動人口“幸福密碼”》,《湖北日報》(理論版),2013年02月19日第11 版。 《服務更多樣 生活更從(cong) 容 ——武漢大學社會(hui) 保障研究中心教授孟穎穎談破解農(nong) 村空巢老人養(yang) 老之道》,《中國勞動保障報》,2022年7月19日,第3版。 (四)代表論著 專(zhuan) 著: 《中國農(nong) 民工城市融合問題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獨著。 《社會(hui) 保障風險管理》,人民出版社,2016年,合著。 《武漢市社會(hui) 保障製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年,合著。獲武漢市社會(hui) 科學優(you) 秀成果獎二等獎,2018年12月。 參與(yu) 編寫(xie) 《中國社會(hui) 保障改革與(yu) 發展報告2012》、《中國社會(hui) 保障改革與(yu) 發展報告2013》、《中國社會(hui) 保障改革與(yu) 發展報告2014》、《中國社會(hui) 保障改革與(yu) 發展報告2015》、《中國社會(hui) 保障改革與(yu) 發展報告2016》、《中國社會(hui) 保障改革與(yu) 發展報告2017》、《中國社會(hui) 保障改革與(yu) 發展報告2018》、《中國社會(hui) 保障改革與(yu) 發展報告2019》、《中國社會(hui) 保障改革與(yu) 發展報告2020》等係列著作。 教材: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配套教材《社會(hui) 保險》,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10月,副主編。 參編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社會(hui) 保障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二、主要獲獎與(yu) 社會(hui) 服務 (一)主要獲獎 專(zhuan) 著《中國農(nong) 民工城市融合問題研究》,第十屆錢學森城市學金獎提名獎,中國城市學會(hui) ,2020-10。 《流動、排斥與(yu) 嬗變:農(nong) 民工城市融合問題研究》,第六屆人口科學優(you) 秀成果獎,三等獎,中國人口學會(hui) ,2014-07。 《農(nong) 民工社會(hui) 保險參保行為(wei) 及需求分析》,湖北省人口學會(hui) 年會(hui) 優(you) 秀論文獎,二等獎,湖北省衛計委、湖北省人口學會(hui) ,2013-12。 《農(nong) 民工城市融合中的“收入悖論”》,武漢大學第十三屆人文社會(hui) 科學研究優(you) 秀成果獎,二等獎,武漢大學,2014-08。 《收入水平、風險偏好與(yu) 農(nong) 民工城市融合——來自武漢市的調查》,武漢市第十三次社會(hui) 科學優(you) 秀成果獎,三等獎,武漢市委、武漢市人民政府,2013-04。 《農(nong) 民工社會(hui) 保險參保行為(wei) 及需求分析》,第五屆中國社會(hui) 保障論壇征文優(you) 秀成果獎,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中國社會(hui) 保險學會(hui) ,2013-08。 《農(nong) 民工城市融合中的“收入悖論”——以湖北省武漢市為(wei) 例》,第三屆錢學森城市學金獎,中國城市學會(hui) ,2013-12。 《農(nong) 民工城市融合的測度:理論述評與(yu) 思考》,第五屆錢學森城市學金獎,中國城市學會(hui) ,2015-11。 《醫療保險促進了流動老年人的健康公平嗎》,湖北省公共管理學年會(hui) 優(you) 秀論文獎,湖北省公共管理學會(hui) ,2018-10。 《“醫養(yang) 結合”在中國:概念詮釋、發展路徑與(yu) 存在問題》,湖北省公共管理學年會(hui) 優(you) 秀論文獎,湖北省公共管理學會(hui) ,2016-06。 《中國社會(hui) 保障與(yu) 改革發展報告》,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you) 秀成果獎,三等獎,教育部,2015-12(參與(yu) )。 《社會(hui) 保障學:挑戰、定位與(yu) 發展——基於(yu) 學科建設的視角》,2013年度武漢大學優(you) 秀教學研究論文,二等獎,武漢大學,2013-01。 《基於(yu) “MOOC”背景下的公共管理專(zhuan) 業(ye) 教學模式改革探索》,2016年度武漢大學優(you) 秀教學研究論文,二等獎,武漢大學,2016-12。 (二)社會(hui) 服務 教育部公共管理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hui) 勞動與(yu) 社會(hui) 保障專(zhuan) 業(ye) 分委員會(hui) 委員;教育部學位與(yu) 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通訊評議專(zhuan) 家; 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編寫(xie) 教材《社會(hui) 保障概論》編寫(xie) 組成員; 湖北省重點研究基地“城鄉(xiang) 社區社會(hui) 管理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hui) 委員,理事會(hui) 副秘書(shu) 長;湖北省公共管理研究會(hui) 理事; 湖北省法學會(hui) 社會(hui) 法學研究會(hui) 理事; 《湖北日報》(理論版)、《中國勞動保障報》特約撰稿人,《中國人口科學》、《經濟評論》、《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hui) 科學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The Journal of Aging & Social Policy》等期刊外審專(zhuan) 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