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深入領會(hui)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進一步加強黨(dang) 性鍛煉、提高黨(dang) 性修養(yang) ,學院博士2024黨(dang) 支部於(yu) 10月18日組織開展了“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貢獻青春力量”主題黨(dang) 日活動。本次黨(dang) 日活動采取“理論學習(xi) 研討+實地參觀感悟”方式開展,由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曾組織,全體(ti) 黨(dang) 員參加,入黨(dang) 積極分子積極參與(yu) 學習(xi) 討論。
首先,黨(dang) 支部紀檢委員宋美瑾領學了《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係統闡述了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的重大意義(yi) 、核心內(nei) 容和精神實質,引導大家深刻認識到這次會(hui) 議對於(yu)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深遠影響。

開展理論學習(xi)
集體(ti) 學習(xi) 後,各專(zhuan) 業(ye) 同學結合自己的專(zhuan) 業(ye) 領域交流研討如何為(wei) 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擔當責任。牛一凡表示作為(wei) 行政管理專(zhuan) 業(ye) 的博士研究生,公共服務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一方麵,會(hui) 議啟發我們(men) 深入社會(hui) 現實,了解變革中的具體(ti) 實踐舉(ju) 措,深入學習(xi) 和研究如何通過改革提升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麵,這也啟示我們(men) 培養(yang) 係統思維,理解公共服務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guan) 係和影響,從(cong) 整體(ti) 上把握公共服務改革的方向和路徑。何佳欣認為(wei)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這就要求對現行有關(guan) 民生的各領域進行改革。在醫療衛生領域需要重點圍繞著醫療服務、醫藥供給、醫療保險等方麵,進一步解決(jue) 衛生健康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問題、民生方麵的難點問題、影響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的熱點問題。作為(wei) 社會(hui) 醫學與(yu) 衛生事業(ye) 管理專(zhuan) 業(ye) 的博士生,要堅持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為(wei) 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促進我國衛生健康事業(ye) 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黨(dang) 支部成員交流研討
在理論學習(xi) 的基礎上,黨(dang) 支部組織博士生黨(dang) 員前往全國百個(ge) 愛國主義(yi) 教育示範基地——辛亥革命博物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yi) 紀念館)進行實地參觀。在專(zhuan) 業(ye) 講解員帶領下,2024級博士生黨(dang) 員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紀念館各展廳的曆史陳列,深入了解了辛亥革命的曆史背景、過程及其裏程碑意義(yi) 。一幅幅珍貴的曆史圖片、一件件真實的曆史遺物,生動再現了辛亥革命期間波瀾壯闊的曆史。參觀過程中,博士生黨(dang) 員們(men) 都深切地感受到了崢嶸歲月裏革命的艱辛,體(ti) 悟到了革命先驅們(men) 為(wei) 國為(wei) 民的偉(wei) 大胸襟與(yu) 無私情懷。


黨(dang) 支部成員實地參觀辛亥革命博物院
參觀結束後,2024級博士生黨(dang) 員圍繞理論學習(xi) 內(nei) 容和實地參觀感悟交流心得體(ti) 會(hui) ,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形式特別、內(nei) 容豐(feng) 富學習(xi) 教育,要不忘初心,以史為(wei) 鑒,以革命先烈為(wei) 楷模,進一步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發揚優(you) 良傳(chuan) 統,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王曾同誌表示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對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總動員、總部署,作為(wei) 一名學生黨(dang) 員,要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學會(hui) 精神,將其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在參觀辛亥革命博物院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men) 的堅定信仰和鬥爭(zheng) 精神,作為(wei) 新時代青年應該將個(ge) 人理想和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結合,傳(chuan) 承賡續紅色基因。
入黨(dang) 積極分子王璽寧表示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展現了黨(dang) 的堅強領導和我國發展的光明前景,鼓舞人心。參觀辛亥革命博物院,深感革命先烈們(men) 為(wei) 民族獨立、民主進步所付出的巨大犧牲,也讓我深刻認識到作為(wei) 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yu) 使命,激勵我為(wei) 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

黨(dang) 支部成員集體(ti) 合影
供稿 | 博士2024黨(dang) 支部 王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