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政治學論壇”2023年第1期成功舉辦-2026年世界杯时间赛程直播(新)
您的位置: 首頁 > 正文
    學院要聞
    “珞珈政治學論壇”2023年第1期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2023/03/31 19:32:23來源: 瀏覽次數:

      3月27日下午,新一期的“珞珈政治學論壇”順利舉(ju) 行,來自清華大學社會(hui) 科學學院的長聘副教授談火生在學院106會(hui) 議室作題為(wei) “人民政協製度創新及其擴散”的學術講座。本次論壇由陳剛老師主持,參加者有學院院長劉偉(wei) 、行政管理係的上官莉娜、國際關(guan) 係學係的邢瑞磊、政治學與(yu) 行政學係的呂普生、朱海英、劉景南等老師,以及學院的部分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代表。

     講座伊始,談火生老師首先介紹了本次講座所涉及的背景:在近年到不同省份的調研過程中,談老師發現多個(ge) 城市的基層政協都處於(yu) 一種特別忙碌的狀態,甚至有領導幹部提出了“忙得像政協”的說法,這與(yu) 以往學者對於(yu) 政協機構工作較為(wei) 清閑的印象相去甚遠。以此為(wei) 引子,談老師提出,自十八大以來人民政協製度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接著,他通過以下兩(liang) 個(ge) 部分的內(nei) 容對此進行了講解:十八大以來人民政協製度創新、人民政協製度創新的理論闡釋。

     首先,談老師回顧了十八大以來的人民政協製度創新。一是人民政協製度的創新體(ti) 現在開展政治協商的領域不斷擴展,從(cong) 過去的隻有經濟社會(hui) 領域到如今的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以及黨(dang) 的建設等多個(ge) 方麵。二是協商形式更加豐(feng) 富、協商製度更加完善。人民政協近年來建立了多項以雙周協商座談會(hui) 、網絡協商等為(wei) 代表的製度化體(ti) 係,同時在政協協商與(yu) 基層協商有效銜接、政協協商與(yu) 人大協商有效銜接等方麵也形成了製度化機製。三是協商密度顯著增加。這主要表現在專(zhuan) 題議政性常委會(hui) 議、專(zhuan) 題協商會(hui) 均由每年1次增加到2次,雙周協商座談會(hui) 每年舉(ju) 辦16-20次上。

     針對這些現象,談老師以兩(liang) 個(ge) 案例介紹了自己近年來的觀察與(yu) 調研情況。第一個(ge) 案例是雙周協商座談會(hui) 從(cong) “非製度化”到“製度化”的演變。談老師談到,雙周座談會(hui) 實際上是最早從(cong) 建國開始就已經設立的協商製度,當初隻局限於(yu) 民主黨(dang) 派參加,參與(yu) 人員和人數也不固定,召開時間和頻率也沒有規範要求。但在2013年10月以後,逐漸完成了從(cong) “非製度化”到“製度化”的轉變,主要體(ti) 現在會(hui) 議頻率固定、會(hui) 議時間固定、參與(yu) 人員和人數固定和操作流程規範等方麵。第二個(ge) 案例是近年來政協協商與(yu) 基層協商建立的有效銜接機製。談老師提到,人民政協製度是協商民主體(ti) 係建設的突破口,作為(wei) 專(zhuan) 門協商機構既可先行先試、提供經驗,也能夠帶動其他渠道開展協商,推動協商民主體(ti) 係建設。與(yu) 省級政協不同,但是市縣級政協目前在基層發揮的重要作用是十九大之後著重突破的,是基層政府探索與(yu) 實踐的結果。在這方麵,各地的做法有所不同,主要包括在基層建設組織的組織驅動,如浙江海寧的“民生議事堂”;以及政協委員下基層的委員驅動,湖南的“微建議”平台。這些做法都有效地雙向激活了政協協商與(yu) 基層協商的有效銜接。

     在講座的第二部分,談老師也是以案例的形式對近年來的人民政協製度創新進行了理論闡釋。第一個(ge) 案例是第十二屆全國政協的第21次雙周協商座談會(hui) 對建築工人工傷(shang) 維權議題的討論。在從(cong) 問題提出到政策落實的過程中,這一議題先後經曆了社會(hui) 組織調研、政協委員提案、政協報報道、政協聯合調研、政協團體(ti) 提案、相關(guan) 部門起草意見、雙周協商座談會(hui) 討論、成果報送領導批示、文件出台以及跟蹤落實等多個(ge) 環節。談老師從(cong) 協商係統建設方麵總結了其意義(yi) 。首先,議題調研與(yu) 協商的過程體(ti) 現了不同的協商渠道之間的相互銜接,即以政協協商這一專(zhuan) 門的協商機構將政黨(dang) 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人民團體(ti) 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hui) 組織協商銜接起來。在這一案例中具體(ti) 表現有政協協商與(yu) 社會(hui) 組織協商的銜接,如2012年與(yu) 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高校聯合發布的調研報告;還有政協協商與(yu) 政府協商之間的互相銜接,如組成聯合調研組,相關(guan) 部門主管副部長參加協商,等等。其次,人民政協製度還實現了協商與(yu) 決(jue) 策的有效銜接,主要做法有“直通車”機製,即各級政協可以通過《政協信息》、《政協信息專(zhuan) 報》等社情民意信息通道和專(zhuan) 題調研報告等形式,報送決(jue) 策層,使政協的協商成果能順利地抵達決(jue) 策層;還有政協協調與(yu) 協商議題相關(guan) 的決(jue) 策部門直接參與(yu) 協商等。最後,這個(ge) 過程還體(ti) 現了政策執行的協商式監督。早在1982年民主監督就成為(wei) 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之一,2017年《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更是提出了“協商式監督”的命題,這是能夠將協商延伸到政策執行階段的製度保障,也是通過協商推動政策執行的中國特色。

     第二個(ge) 案例是湖南省建立的“微建議”平台在解決(jue) 塔山瑤族鄉(xiang) 通信網絡不暢問題中的作用。塔山瑤族鄉(xiang) 地處偏遠,通訊設施建設滯後。而在2021年8月,衡陽市政協副主席陳淼通過微建議反映了當地網絡通訊不暢的問題,之後由省政協副主席李民領辦,省、市、縣三級政協積極聯動,通過協調當地黨(dang) 委政府、三大運營商、國家電網等部門,最終解決(jue) 了塔山瑤族鄉(xiang) 1萬(wan) 2千人通信網絡不暢的問題。談老師通過這個(ge) 案例主要是從(cong) 回應性視角分析地方政協委員的參與(yu) 解決(jue) 民眾(zhong) 需求的動力問題,因為(wei) 政協委員履職熱情不高、履職能力不夠向來是基層政協的一個(ge) 難題,但在本案例中各級政協委員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積極性。談老師提出,這一現象首先是由政協委員參與(yu) 性質的決(jue) 定的,即人民政協的組織化參與(yu) ,從(cong) 而給政協委員們(men) 帶來了不同的政治效能感。在組織化參與(yu) 中,政協委員們(men) 能夠感受到組織內(nei) 的回應性、政府的回應性以及被代表者的回應性,因此能夠受到很強的鼓勵。

     在提問與(yu) 討論環節,談火生教授與(yu) 在場師生進行了熱烈互動。對於(yu) 李昊霖同學提出的人民政協製度在理論創新上的方向問題。談老師從(cong) 黨(dang) 國關(guan) 係和黨(dang) 社關(guan) 係的分析框架對理解中國政治的重要性做出了回答,主張從(cong) 現實的實踐經驗出發和現有的理論進行對話。行政管理係的上官莉娜老師結合自身經曆對政協委員與(yu) 人大代表的區別進行了分享,並提出了政協作為(wei) “專(zhuan) 門協商機構”的問題。對此,談老師從(cong) 七大協商渠道之間的關(guan) 係進行了深入闡釋。政治學與(yu) 行政學係呂普生老師就中國政治研究如何根據各地政治差異的經驗事實進行歸類、比較和推動理論創新的問題進行了闡述,而朱海英老師提出了協商民主在國內(nei) 興(xing) 起和存續的動力機製以及人民政協履行原有的三大職能與(yu) 現在作為(wei) 專(zhuan) 門協商機構的關(guan) 係問題。對此,談老師從(cong) 自身對中西方協商民主的理解出發,認為(wei) 最主要的動力是來自於(yu) 實踐的推動,並從(cong) 係統性和綜合性的角度解釋了人民政協作為(wei) 專(zhuan) 門協商機構與(yu) 三大職能之間的關(guan) 係。最終本次論壇在老師和同學們(men) 的掌聲中圓滿結束!(政治學與(yu) 行政學係 楊晉晨供稿)

     

    Copyright ©2011-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世界杯直播网地址:世界杯直播网鄂ICP備05003330鄂公網安備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