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珞珈健康治理論壇為(wei) 我院公共事業(ye) 管理係與(yu) 武漢大學健康研究院聯合舉(ju) 辦的學術講壇,本次邀請到衛生政策與(yu) 管理領域著名學者,西安交通大學毛瑛教授做客論壇第23期。2019年6月15日下午,毛瑛教授在學院332會(hui) 議室為(wei) 我院師生作了一場題為(wei) 《預防為(wei) 主的大健康格局與(yu) 健康中國》的學術報告。公共事業(ye) 管理係孫菊教授主持了本次論壇。除了我院部分師生外,論壇還吸引了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學生參與(yu) 。
毛瑛教授從(cong) 日本國民健康戰略、我國居民獲得感、健康中國建設麵臨(lin) 的挑戰以及預防為(wei) 主大健康格局等四個(ge) 方麵介紹了她的健康中國建設思路的構建。首先她介紹了日本的健康戰略。日本將提高國民健康的工作重點放在了政策的製定方麵,並始終強調健康是一個(ge) “國民運動”。早在1964年日本就開始實施“國民健康,體(ti) 質增進計劃”,以後每隔大約10年便對計劃進行修訂,經過努力,日本社會(hui) 基本實現了從(cong) 以“健康體(ti) 檢”為(wei) 主的疾病預防形式,轉向重視開展“健康教育”一級預防。
毛瑛教授認為(wei) ,新醫改以來,政府衛生支出占財政支出、GDP比重穩步提升,醫療保障支出和醫療衛生服務支出增長迅速,但民眾(zhong) 獲得感不強,主要表現在醫療費用持續上漲導致個(ge) 人經濟負擔重、國民健康需求麵臨(lin) 快速老齡化和慢性非傳(chuan) 染性疾病(慢病)負擔加重等新挑戰兩(liang) 個(ge) 方麵。而目前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難以從(cong) 根本上提高民眾(zhong) 獲得感。毛瑛教授提出健康中國建設除了麵臨(lin) 慢性病經濟負擔過高外,還麵臨(lin) 環境因素、不健康的生活行為(wei) 方式和習(xi) 慣、健康尚未融入所有社會(hui) 政策等方麵的挑戰。
最後,毛瑛教授建議從(cong) 基於(yu) 協調發展的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基於(yu) 開放發展的全程健康促進體(ti) 係建設、基於(yu) 創新發展的滿足全人群健康需求健康管理模式、基於(yu) 社會(hui) 共治共享的環境健康管理理念升級幾個(ge) 方麵加強健康中國建設。在毛瑛教授的預防為(wei) 主的大健康格局與(yu) 健康中國建設構想中,青少年的良好健康行為(wei) 及健康習(xi) 慣養(yang) 成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她呼籲教育部門積極參與(yu) ,從(cong) 中小學教育層麵加強全國青少年健康教育。(公共事業(ye) 管理係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