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1日,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國際政治研究》雜誌主編、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會(hui) 副會(hui) 長王逸舟教授做客“珞珈國際問題論壇”,做了主題為(wei) 《國際關(guan) 係與(yu) 外交研究的若幹問題》的學術講座,講座由阮建平教授主持,劉早榮、馮(feng) 存萬(wan) 、申紅果等老師及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等百餘(yu) 名聽眾(zhong) 參與(yu) 了此次講座。

王逸舟教授從(cong) 新中國外交的三個(ge) 具有強烈時代感的階段劃分及特征切入,以毛澤東(dong) 、鄧小平以及新一代領導人的外交階段為(wei) 時間框架,結合親(qin) 身經曆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北京舉(ju) 辦2008年奧運會(hui) 、十八大勝利召開等時代標簽,講述了新中國三個(ge) 外交時代的特征、中國各階段所麵臨(lin) 的問題和解決(jue) 思路、國際社會(hui) 對中國的認知與(yu) 回應,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中國外交的豐(feng) 富內(nei) 涵及宏觀趨勢。
在演講中,王逸舟教授以新時代的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為(wei) 主線,特別是以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wei) 著眼點,講解了中國麵臨(lin) 的國際環境變化、中國的戰略構思、中國自身存在發展動力等問題,描繪了中國當前對外關(guan) 係的前景和挑戰。同時,王逸舟教授將中國與(yu) 俄羅斯、日本等國家當前的發展狀況作對比,以俄羅斯和日本所麵臨(lin) 的發展困境,對照分析了中國發展和外交的機遇;通過對聯合國體(ti) 係和機構內(nei) 中國職員數量偏低、中國在國際規則體(ti) 係中主導權和話語權偏弱的觀察,闡明了當前中國外交的發展路徑與(yu) 空間,並對中國外交所體(ti) 現出的對小國訴求與(yu) 反應的靈敏度等話題作出了警示性闡述。

王逸舟教授從(cong) 全球形勢和國家實力對比變化的角度,著重講述了當前中國對外關(guan) 係所麵臨(lin) 的挑戰。王逸舟教授指出,與(yu) 國民安全切實相關(guan) 的領事保護、全國普遍關(guan) 注的海洋糾紛、與(yu) 經濟發展緊密相關(guan) 的能源依賴、為(wei) 中國奠定發展方向的戰略構架、不確定性極強的大國競爭(zheng) ,是分析和預測未來中國外交前景和挑戰的五個(ge) 關(guan) 鍵觀測點。王逸舟教授認為(wei) ,當前中國對外關(guan) 係內(nei) 涵豐(feng) 富且影響深遠,小到某個(ge) 國民的安全,大到整個(ge) 國家的發展,均與(yu) 國家外交有密切關(guan) 聯,學術界應該對此類問題進行深度的研究與(yu) 思考,以推動中國外交有效滿足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針對當前部分國內(nei) 外學者對中國國家實力的分析論點,王逸舟教授從(cong) 國家實力發展差距的角度指出,中國依然與(yu) 世界頂級強國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王逸舟教授結合各類數據切實分析了中國與(yu) 世界頂級強國之間的實力差距,並結合國內(nei) 國民自身的具體(ti) 定位和國際社會(hui) 對中國的印象認知,闡述了中國雖擁有“經貿大國”之實力、但在目前仍難以有效在類似貿易經濟、綠色金融、生態保護、生命救助等領域的國際規則製定過程中發揮實際引領和主導作用的困境。王逸舟教授認為(wei) ,基於(yu) 當前中國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著亟需解決(jue) 和有效應對的若幹問題,中國當前的國家實力雖然處於(yu) 上升態勢但並非全麵均衡,更非絕對強大,中國的整體(ti) 國際影響力仍然存在著許多漏洞和不足。

在互動環節,王逸舟教授就國際關(guan) 係研究選題、中國外交發展方向、青年學生的專(zhuan) 業(ye) 學習(xi) 、國際關(guan) 係理論與(yu) 政策分析等問題與(yu) 學生們(men) 進行了交流互動。有學生就如何科學進行論文選題、如何保證深度發掘研究文獻的問題請教,王逸舟教授在回應中認為(wei) ,在部分研究選題上,國家發展的宏觀形勢需求有可能在特定時段內(nei) 導致若幹研究文獻對問題的分析深度不足,甚至出現角度偏差的現象,但通過廣域閱讀、深度思考,可以有效地避免或降低這些研究工作的不足;針對部分選題過於(yu) 宏大的研究現象,王教授認為(wei) ,學術研究應遵循窄而深的模式,進行深入的、持續性、追蹤式的探討。王逸舟教授鼓勵廣大青年教師和學生們(men) 多閱讀有益的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多參與(yu) 學術講座並勇於(yu) 同有關(guan) 學者交流,勤於(yu) 思考、多下功夫,以此來積極促進自身研究水平和學術素養(yang) 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