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經濟與(yu) 社會(hui) 保障係王增文教授在CSSCI期刊《行政論壇》2023年第1期發表題為(wei) 《勞動所有權原則下社會(hui) 保障權益配置公平的實踐重構》的論文。
內(nei) 容摘要:從(cong) 生存公平到勞動公平關(guan) 涉社會(hui) 保障從(cong) 功能性分配到規模性分配的價(jia) 值演進過程。從(cong) 馬克思對勞動所有權原則的解釋係統來看,古典政治經濟學及亞(ya) 當·斯密的勞動價(jia) 值理論關(guan) 於(yu) 勞動所有權原則的抽象理論與(yu) 演繹起點,由於(yu) 過於(yu) 關(guan) 注理論邏輯自洽,從(cong) 而導致勞動者與(yu) 所有權的錯配,產(chan) 生了異化的合成性謬誤。為(wei) 規避這一理論原則的“溢出效應”,還需從(cong) 實踐出發,重新建構基於(yu) 社會(hui) 實踐的勞動所有權原則的解釋係統,以此來闡釋社會(hui) 對貧困的道德指責屬於(yu) 歸因謬誤。由於(yu) 歐洲社會(hui) 理論建構層過於(yu) 強調以勞動所有權原則的抽象基點的演繹,歐洲頻繁的工人運動過於(yu) 聚焦工資收入本身,從(cong) 而忽視了基於(yu) 勞動雇傭(yong) 關(guan) 係的社會(hui) 保障勞動屬性涵蓋的勞動者個(ge) 體(ti) 必要勞動和剩餘(yu) 勞動部分,因此,需要重新從(cong) 實踐的視角出發,以社會(hui) 共同責任為(wei) 本位,重新審視由國家財政、企業(ye) 、個(ge) 人收入中分解出的消費性社會(hui) 後備基金配置的基礎問題。研究發現,社會(hui) 保障權益配置的基礎應屬於(yu) 勞動公平問題,由此,對從(cong) 理論出發的勞動公平問題解構的軸心需要從(cong) 理論上的所有權向勞動本身實踐基點轉向,逐步形成勞動所有權和勞動力所有權在實踐、理念、理論和價(jia) 值上的同構性,最終完成社會(hui) 保障權益配置的勞動公平的實踐重構。
本文的研究得到了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健全退役軍(jun) 人工作體(ti) 係和保障製度研究”(21AZD072); 教育部哲學社會(hui) 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guan) 項目“退役軍(jun) 人社會(hui) 保障問題研究”(20JZD025); 教育部人文社會(hui) 科學規劃基金項目“撫育成本與(yu) 家庭收益下破解生育難題的架構研究”(21YJA6009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e) 務費專(zhuan) 項資金項目(2020AI017)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