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經濟與(yu) 社會(hui) 保障係薛惠元副教授和碩士生曹思遠在CSSCI期刊《保險研究》2021年第2期發表題為(wei) 《後疫情時代失業(ye) 保險基金可持續性與(yu) 經濟調節功能研究》的論文。
內(nei) 容摘要:本文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構建我國失業(ye) 保險基金精算模型對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後失業(ye) 保險基金的可持續性和經濟調節功能進行研究,並通過政策仿真研究不同政策參數對失業(ye) 保險基金周期性平衡的影響。研究發現:第一,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後2020~2035年我國失業(ye) 保險基金當期缺口均在90億(yi) 元及以上,其中2020年基金當期收不抵支問題嚴(yan) 峻;第二,疫情衝(chong) 擊後2020~2025年基金累計結餘(yu) 不斷減少且消耗速度較快,若無其他政策幹預,2025年累計結餘(yu) 將耗盡;第三,由於(yu) 失業(ye) 保險階段性“免、減、緩、返、補、擴”係列政策的出台,疫後失業(ye) 保險製度的經濟調節功能凸顯,但仍存在改進空間;第四,費率、參保率、費基占比(實際繳費基數占應繳費基數的比重)的提高和城鎮登記失業(ye) 率的降低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基金當期缺口,延緩基金累計結餘(yu) 耗盡時間,但隻有參保率和費基占比的提高以及城鎮登記失業(ye) 率的降低才能促進基金經濟調節功能的進一步發揮;第五,參保率、費基占比和城鎮登記失業(ye) 率三項政策參數的複合和綜合變化能夠放大其對基金周期性平衡的調節效應,在本文提供的四項政策組合中,最優(you) 可使2020~2035年僅(jin) 存在6年當期缺口,基金累計結餘(yu) 耗盡時間推遲至2035年後。因此,建議繼續擴大失業(ye) 保險製度覆蓋麵、進一步夯實失業(ye) 保險繳費基數、靈活調整失業(ye) 保險金最長領取月數。
本文的研究得到武漢大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人文社會(hui) 科學應急研究專(zhuan) 項(2020YJ050)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