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與(yu) 行政學係杜姣博士及其合作者在CSSCI期刊《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hui) 科學版)》2021年第6期發表題為(wei) 《鄉(xiang) 村責任共同體(ti) 的實踐邏輯及其治理優(you) 勢——基於(yu) 贛西G鎮的經驗考察》的論文。
內(nei) 容摘要:鄉(xiang) 村關(guan) 係是國家治理進入鄉(xiang) 村社會(hui) 的通道。新時代背景下,對廣大中西部地區農(nong) 村而言,廣泛出現於(yu) 稅費時期的鄉(xiang) 村利益共同體(ti) 關(guan) 係模式和存在於(yu) 部分發達地區的鄉(xiang) 村行政共同體(ti) 關(guan) 係模式不具有存續的空間。贛西G鎮通過村治主體(ti) 的中農(nong) 化、片組製度的設置以及積極與(yu) 村幹部進行情感互動實現了鄉(xiang) 鎮兩(liang) 級基於(yu) 治理責任的連帶和捆綁,將村幹部吸納至鄉(xiang) 鎮的工作任務框架中,建構鄉(xiang) 村責任共同體(ti) 這一鄉(xiang) 村關(guan) 係模式。這一鄉(xiang) 村關(guan) 係模式不僅(jin) 強化了鄉(xiang) 鎮治權,而且維係了鄉(xiang) 村社會(hui) 的簡約治理模式,保存了村民自治空間,較好地解決(jue) 了下達至鄉(xiang) 鎮的國家工作任務向村莊社會(hui) 的落地問題,化解了鄉(xiang) 鎮對村幹部的動員難題,實現了鄉(xiang) 政與(yu) 村治的有效銜接。鄉(xiang) 村責任共同體(ti) 關(guan) 係模式可成為(wei) 中西部地區鄉(xiang) 村關(guan) 係的發展方向。
本文的研究得到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項目“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背景下鄉(xiang) 村治理中的精英流失及其應對機製構建研究”(19CSH007)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