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湖南懷化人,世界杯直播网行政管理專(zhuan) 業(ye) 2020級博士研究生,導師為(wei) 丁煌教授,研究方向為(wei) 公共行政學理論與(yu) 公共政策。博士研究生就讀期間發表CSSCI論文5篇,一般刊物論文1篇,參著著作1部,參與(yu) 研究課題多項,赴西安、貴陽等地參加學術會(hui) 議多次。曾獲武漢大學一等優(you) 秀學業(ye) 獎學金、二等優(you) 秀學業(ye) 獎學金以及武漢大學“優(you) 秀研究生”“實習(xi) 實踐先進個(ge) 人”“社會(hui) 活動積極分子”等榮譽稱號。曾任武漢大學博士生宣講團講師,現任2020級博士生班班長。

約定的采訪時間是周五,下午四點梁健準時出現在了訪談辦公室門口。和見麵之前想象中嚴(yan) 肅且有距離感的博士生形象不同,進入聊天狀態的梁健真誠、謙遜、風趣,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將他的成長故事、感悟心聲和學習(xi) 經驗同我們(men) 娓娓道來。
談專(zhuan) 業(ye) 學習(xi) :堅定攀登,穩中求進
認知自己,是一切的出發點。很早開始,梁健對於(yu) 自己的專(zhuan) 業(ye) 學習(xi) 、職業(ye) 選擇就有著比較清晰明確的規劃。出於(yu) 學習(xi) 興(xing) 趣,本碩博就一直在政治學與(yu) 行政學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攻讀的他,認為(wei) 自己與(yu) 高校或政府機關(guan) 的工作較為(wei) 匹配,也一直朝著這個(ge) 方向前行著。
在學術研究領域,梁健已發表了幾篇高質量論文,這背後離不開他“細水長流”的習(xi) 慣和積累。住在楓園宿舍的他,把“學習(xi) 根據地”安在了楓園閱覽室,大多數時候,晚上九點多結束學習(xi) 工作,隻要不下雨,他都會(hui) 堅持慢跑或跳繩半小時。梁健還提到,“每天早上醒來堅持看新聞時政資訊的習(xi) 慣已經保持了很多年,這能讓我獲取和掌握豐(feng) 富的信息,對學習(xi) 很有幫助。”
除了良好的習(xi) 慣堅持,梁健還始終保持著較高的學術觀察力,遇到感興(xing) 趣的專(zhuan) 業(ye) 知識會(hui) 多加關(guan) 注,尤其注重對日常現實問題的捕捉,放假返鄉(xiang) 還會(hui) 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聊聊天,希望把學術研究的根紮在現實中,更接地氣。此外,梁健認為(wei) 學習(xi) 和思考上的靈感也格外重要,“有時雖覺得想到了好點子,但執行力還是沒有達到自己的標準,還可以再高一些。”
當聊到對於(yu) 自己專(zhuan) 業(ye) 的看法時,梁健提到,“行政學和諸如政治學之類的其他學科相比,非常年輕。理論研究對任何學科都是基礎性的。”基於(yu) 這樣的思考以及導師的建議,他選擇的研究方向偏向於(yu) 行政學理論思辨。麵對學術研究道路上的一個(ge) 個(ge) 挑戰,壓力也總是難以避免的,“焦慮主要還是來自於(yu) 科研”,梁健摸了摸自己的頭發,笑著說:“讀博之後頭發比之前少多了”,“但人總得往高處走”,風華正茂的年紀正是要去冒險和攀登,向下紮根,向上生長,願我們(men) 都能在各自堅持的道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

向導師看齊:嚴(yan) 謹求真,務實從(cong) 容
在談到導師的影響時,他言辭間流露出敬重與(yu) 感恩。“丁老師是我求學路上相處時間最長、對我影響最深的老師,是我的指路明燈。”
他談到,在學術研究方麵,丁老師嚴(yan) 謹治學、求實求真、關(guan) 注和引領學術前沿的精神始終激勵著大家。丁老師對學生的指導也十分認真負責,“很感動和敬佩的是,雖然老師平時工作很忙,但他會(hui) 逐字逐句地審閱文稿,細致到一個(ge) 英文單詞的翻譯或詞語的使用合不合適,都會(hui) 和我們(men) 討論並給出建議,很多時候想不明白的問題,老師指導後頗感豁然開朗。同時,丁老師還會(hui) 尊重學生的個(ge) 性和特點,在把握研究的基本原則和方向的前提下,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待人處事方麵,丁老師謙遜儒雅,關(guan) 愛學生,總是在大家迷茫、焦慮的時候給予支持和關(guan) 心。他經常告誡弟子,“什麽(me) 階段做什麽(me) 階段的事”,這也讓梁健更明晰自己的目標,據此選擇該做的事、該優(you) 先做的事。
在學術研究之餘(yu) ,梁健博一期間還加入了武漢大學博士生宣講團,宣講的場次位居前列,宣講效果也得到了受眾(zhong) 的廣泛認可,也因此獲評過宣講團的“先進工作者”,以及博士生理論宣講比賽的一等獎。當然,在繁忙的日程下時間的管理也很重要,梁健會(hui) 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在心裏“放一個(ge) 蹺蹺板”,把握平衡原則,時刻調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節奏,像丁老師那樣,在忙碌的日常狀態下保持從(cong) 容和風度。

論經驗感悟:目標導向,理性選擇
談到學術科研的方法與(yu) 心得,梁健分享了他的論文撰寫(xie) 和投稿經驗。他認為(wei) “信息的捕捉與(yu) 利用”很重要。一方麵,平時要專(zhuan) 注和聚焦於(yu) 自己的研究方向,關(guan) 注學科前沿信息,同時可適當結合一些時事熱點,能夠降低論文選題的難度;另一方麵,基於(yu) 相關(guan) 網站、學術公眾(zhong) 號、論壇信息以及師兄師姐的經驗,多收集不同期刊的風格偏好、審稿周期等信息,在投稿方麵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但大家也不用在學習(xi) 上給自己過於(yu) 大的壓力,心態對讀博來說太重要了。”人需要能“向上看”來督促自己,也需要能“向下看”以保持穩定和自信。此外,目標導向至關(guan) 重要,“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做什麽(me) ,提高效率、增強執行力,讓所做的事充分發揮它的價(jia) 值。”最後,在當前的疫情狀況之下,就業(ye) 和學術研究的形勢都有所變化,他認為(wei) 要理性分析、綜合考量,在既有的規則中多嚐試和抓住機會(hui) ,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領域。
瞬間的積澱和歲月的饋贈都會(hui) 在時間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潛的力量。目標明確、意誌堅定、思想通透、謙和自信,相信梁健在奔赴未來的路上必然能夠始終長風破浪、穩健前行,在他所熱愛的領域裏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