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周灝堃,男,世界杯直播网國際政治專(zhuan) 業(ye) 2020級碩士研究生,中共預備黨(dang) 員,師從(cong) 邢瑞磊副教授,研究方向為(wei) 國際安全研究(本體(ti) 安全)、東(dong) 亞(ya) 比較現代化、政治心理學和社會(hui) 科學哲學。現為(wei) 武漢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會(hui) 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助理研究員。在《當代韓國》《國際安全研究》《山東(dong) 女子學院學報》等期刊上發表過學術論文。先後多次受邀在武漢大學、複旦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鄭州大學以及河南師範大學等高校舉(ju) 辦的學術會(hui) 議上發言報告,參加過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和校級的科研課題。曾獲武漢大學研究生“優(you) 秀學業(ye) 獎學金”一等獎、二等獎和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在課餘(yu) 時間裏還擔任武漢大學本科生通識課程《人文社科經典導引》助教。

與(yu) 周灝堃的初次見麵是在立冬後的上午,我們(men) 約在了政管院的四樓,一起聊科研與(yu) 生活,談選擇與(yu) 未來,從(cong) 交談中我們(men) 看到了一個(ge) 具有遠見卓識、學問灝博、心有乾坤的優(you) 秀青年。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
周灝堃本科是學外交學的,碩士期間的研究方向以此為(wei) 基礎進行了深化。談及方向選擇的原因,他說主要是導師的建議以及自己的興(xing) 趣使然。在本科期間他就閱讀了大量相關(guan) 的書(shu) 籍,對東(dong) 亞(ya) 國家的研究很感興(xing) 趣,加之安全研究是適應國家重大戰略方向、回應現實挑戰的需要,作為(wei) 國際政治專(zhuan) 業(ye) 的學子有義(yi) 務有責任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是因為(wei) 有著強烈的學術熱情與(yu) 責任感,周灝堃在碩士期間便積極參與(yu) 各類學術活動,曾多次參加全國各地的學術論壇和學術會(hui) 議,先後受邀在國內(nei) 知名高校舉(ju) 辦的學術會(hui) 議上發言報告。談起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他提到今年參加的“複旦國際關(guan) 係論壇——自主知識體(ti) 係與(yu) 國際關(guan) 係理論發展創新”學術研討會(hui) 讓自己獲益匪淺。在參會(hui) 的過程中,他既學習(xi) 到了很多優(you) 秀的前瞻性文章,同時也宣讀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評審老師一對一的指導,能與(yu) 評審老師直接交流思想,進行學術火花的碰撞,對今後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周灝堃在《當代韓國》《國際安全研究》《山東(dong) 女子學院學報》等期刊上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談起論文寫(xie) 作與(yu) 發文經曆,他也分享了一些經驗和方法。首先寫(xie) 作要趁早,平時的課程論文就可以好好打磨,當作是學術寫(xie) 作的基礎訓練。其次,他還特別提醒學弟學妹們(men) 不要總是覺得時間還早,在研一下或者最晚在研二就應該有明確的規劃並為(wei) 之付出行動,這一行動力在學術道路上就體(ti) 現在多讀多寫(xie) 。對於(yu) 寫(xie) 作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嚐試“嘔吐式寫(xie) 作”,即在寫(xie) 作初期把自己能想到的全部堆砌起來,像雕塑一樣,先把主體(ti) 立起來,再不斷打磨,直至成型。論文寫(xie) 作是一個(ge) 從(cong) 無到有,由簡到繁的漸進過程,要坐得住、看得多、寫(xie) 得勤。
除此之外,周灝堃還聊起自己多次參加學院讀書(shu) 會(hui) 的經曆。無論是作為(wei) 組織者還是參與(yu) 者,他認為(wei) 我們(men) 都可以在讀書(shu) 會(hui) 中學到新的思想,發現新的研究視角和議題。在他看來,閱讀是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習(xi) 慣,但閱讀不能僅(jin) 僅(jin) 停留在表麵,還應落實到筆下,轉化為(wei) 自己的學術成果。不要等待機會(hui) 的到來,要主動地尋找可以提升自己的機會(hui) ,不斷追尋新的前沿理論來充實自己的研究框架。

承流而上,獨立行走
對於(yu) 周灝堃來說,對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yu) 他的導師邢瑞磊副教授。在選題或寫(xie) 作遇到困難時,邢老師都會(hui) 主動與(yu) 他深入交流,會(hui) 逐字逐句修改文稿,可謂是“手把手”教。周灝堃坦言自己的寫(xie) 作習(xi) 慣正是在邢老師的指導下逐步建立起來的,並且受益至今。邢老師還特別鼓勵他參加學術會(hui) 議,培養(yang) 他獨立充實科研的能力,體(ti) 驗科研人員的工作生活狀態,這使得周灝堃早早就適應了寫(xie) 文章、參加會(hui) 議、做課題的學術生活節奏。不僅(jin) 如此,當生活中遇到困難,情緒難以排解時,邢老師也會(hui) 很耐心地為(wei) 他疏解,和他一起談天說地,“亦師亦友”是周灝堃與(yu) 導師之間關(guan) 係的最好形容。邢老師經常提醒,“研究生不隻是知識上的學習(xi) ,還要適應規則,適應生活”,這指引著周灝堃科研前進的道路方向,也塑造了他的行為(wei) 準則和行為(wei) 習(xi) 慣。
享受生活,苦中作樂(le)
周灝堃業(ye) 餘(yu) 時間喜歡看書(shu) 、看電影、旅遊,在繁瑣的學習(xi) 科研之餘(yu) ,積極釋放壓力,享受生活。“在疫情期間沒辦法出去旅遊的情況下,要學會(hui) 苦中作樂(le) ,當我們(men) 停下來認真觀察生活的時候,生活就會(hui) 湧現出無盡美好。”周灝堃經常會(hui) 在校園閑逛,因為(wei) 本科也就讀於(yu) 武大,對學校有著深厚的感情,武大校園裏的自然與(yu) 人文環境都能給他帶來愉悅感,“最喜歡的地方是櫻頂,有一種登高望遠,世界浩渺,心曠神怡的感覺。”疲憊的時候還會(hui) 去天台曬曬太陽,或是看看電影、閱讀一兩(liang) 本小說散文,或是在圖書(shu) 館待一待,微風在樓外,陽光穿過玻璃打在書(shu) 上,過完舒適的一天,腦子裏的東(dong) 西也充實了一分。
周灝堃還與(yu) 我們(men) 分享了他最喜歡的作家——茨威格。因為(wei) 茨威格的作品特別注重關(guan) 注人性,並不是隻關(guan) 注理性,在他的很多書(shu) 中都能感受到一種人性關(guan) 懷和敢於(yu) 高貴抗爭(zheng) 的精神,對自己的精神世界產(chan) 生了很大的影響,給人一種“在穀底也要開花,在海底也要望月”的震撼感。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熱愛
談及選擇,周灝堃有著自己的選擇公式,即是要平衡興(xing) 趣與(yu) 能力的問題。一邊是理想,一邊是現實,可取一半顧之。說到未來,周灝堃選擇繼續讀博深造,堅定地從(cong) 事學術科研事業(ye) 。其中的緣由一半是基於(yu) 自己的興(xing) 趣和愛好,一半是出於(yu) 對時代現實需要與(yu) 資質能力的考量。他表示將繼續在自己的研究領域筆耕不輟,不忘初心,立足中國實踐,拓展國際視野,努力做出更多具有前瞻性的研究,以為(wei) 國家社會(hui) 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後,周灝堃也留下了對學弟學妹的寄語:“對於(yu) 未來,要早做打算,才能分配好時間精力。無論是讀博還是工作,都需要時間和經曆來積累入門資格,也不要試圖尋找到最優(you) 解,一旦確定,就不要與(yu) 別人比較而陷入矛盾,欣然接受它就好”。
少年應有鴻鵠誌,當騎駿馬踏平川。周灝堃一直都堅守著自己的初心,以平和謹慎的態度做每一件事,把握當下,腳踏實地。願他今後也能繼續將自律、勤奮與(yu) 執著化作逐夢的燈盞,一步一個(ge) 腳印,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銳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