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晚,我院政治學博士研究生第十八期學術沙龍在學院317教室舉(ju) 行。本期學術沙龍的主題是“國家治理現代化與(yu) 政治發展”,主講嘉賓為(wei) 虞崇勝教授、劉俊祥教授,唐皇鳳副教授,主持人為(wei) 舒剛博士。
舒剛博士首先介紹了本期沙龍的背景。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明確提出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為(wei)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隨後,虞崇勝教授結合自己的閱曆與(yu) 思考,指出科學理解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尤為(wei) 重要,並從(cong) 7個(ge) 方麵對國家治理現代化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1)如何科學地理解現代治理,如何正確把握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2)治理應該包括哪些內(nei) 容,現代治理和傳(chuan) 統管理的主要區別在哪裏;(3)治理和製度之間關(guan) 係是什麽(me) ,如何實現政道和治道的協同變革,如何在提升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同時實現製度和體(ti) 製的發展和創新;(4)現代化的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應該是什麽(me) 樣的,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和變量;(5)改革該如何深化,怎樣才能真正實現改革的深化,如何防範和約束改革中新出現的利益格局;(6)在全麵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還需要關(guan) 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治理體(ti) 係的現代化,政治安全視野下國家治理體(ti) 係的現代化,網絡時代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等相關(guan) 問題;(7)無論是全麵深化改革還是推進治理的現代化,都需要營造一種思想市場,中國的深化改革特別需要繼續解放思想,應該呼籲和倡導一種利於(yu) 新思想、新思維、新體(ti) 製、新機製發生的思想市場。最後,虞崇勝教授強調,隻有展開思想的翅膀,才能觀照中國和人類的發展問題,才能夠真正找到發展之道。他希望各位同學展開思想的翅膀,提出一些利於(yu) 中國治理現代化實現的方策和建議。
劉俊祥教授針對本次論壇的主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wei) ,在這一主題之下,有以下幾個(ge) 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和研究:(1)之所以把國家治理現代化與(yu) 政治發展聯係起來,其原因就在於(yu)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實質就是政治發展與(yu) 政治現代化問題;(2)本次改革偏重於(yu) 治道改革而非政道改革,主要是以治道改革引導政道改革,這就需要弄清這一改革路徑的可行性問題;(3)本次改革的涉及麵非常廣,因此就需要政治學者關(guan) 注和研究具體(ti) 的改革內(nei) 容和改革方式;(4)中國的改革是漸進式的,漸進式改革是一把雙刃劍,改革越深入可能會(hui) 遇到越大的阻力,因此,漸進的改革方式能夠走多遠也有待於(yu) 進一步研究;(5)市場化改革有其優(you) 點也有其負麵影響,例如,社會(hui) 大眾(zhong) 難以在市場化改革中獲得利益,因此,就需要認清市場化改革過程中必定會(hui) 出現的消極影響;(6)改革強調法治的作用,強調用製度來規訓權力,而如何實現政策治理到製度治理、人治到法治的過渡,尚有待於(yu) 進一步研究;(7)改革的最大阻力是已經固化的利益群體(ti) 和利益集團,如何突破這些阻力也是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8)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內(nei) 容是什麽(me) ,針對這一問題不同領域的研究者雖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但還是有待於(yu) 進一步考慮;(9)國家治理現代化如果是指政治現代化,那麽(me) 就需要從(cong) 廣義(yi) 上來理解政治,政治學者應該為(wei) 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一些理論,用什麽(me) 理論來支撐國家治理現代化這一問題也需要後續研究;(10)國家治理現代化雖具有中國特色,但還是可以進行國際比較,並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智慧。最後,劉俊祥教授倡導以後多多舉(ju) 辦相關(guan) 話題的論壇,讓大家共同分享研究成果。
唐皇鳳副教授針對虞崇勝教授和劉俊祥教授的發言提了三個(ge) 方麵的問題:(1)現代化理論對國家治理有何啟示,不同國家的現代化模式各不相同,可不可以通過諸多變量實現現代化的模式化,並找到中國所處的階段;(2)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把現代化的話語拉入到政治體(ti) 係的話語中,這就需要我們(men) 明確回答中國是一個(ge) 什麽(me) 樣的國家,中國社會(hui) 是一個(ge) 什麽(me) 樣的社會(hui) 等問題,弄清現代化、市場化、工業(ye) 化以及城市化給國家治理帶來什麽(me) 樣的問題;(3)在中國所處的特定情勢下,應該如何理解國家治理的現代化,如何實現政府角色的現代轉型(大部門製、網絡化治理模式),當前中國需要一個(ge) 什麽(me) 樣的社會(hui) 、政府、公民、市場以及執政黨(dang) 。
在互動環節,各位同學圍繞著三位老師所講的內(nei) 容和提出的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並提出了一些富有啟發的問題。例如,治理現代化是通往哪些方麵的“化”?國家治理現代化與(yu) 政治發展的邏輯是否一樣?政府應該如何處理自身與(yu) 治理和改革的關(guan) 係?大陸應該如何借鑒台灣的治理經驗?黨(dang) 國體(ti) 製如何和現代化聯係起來?政治現代化的過程中應該如何保障政治參與(yu) ?等等。針對這些問題,三位老師從(cong) 不同的角度作出解答。最後,論壇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政治學博士研究生學術沙龍下期預告:基於(yu) 政治安全的網絡輿情治理創新研究。主講人為(wei) :舒剛博士,時間定在1月10日左右。熱烈歡迎各位學友參加。
(欒欣超供稿;周岑銀攝影)